新赣州房产网 » 资讯中心 » 赣州生活资讯 » 正文

赣州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 绘就人水和谐新画卷

发布更新时间:2025-11-08 浏览次数:0 文章来源:赣南日报 手机阅览本文

  11月6日,记者从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作为赣江、东江、北江的“三江源头”,我市近年来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科学谋划、系统治理、文化为核,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2022年以来,已累计投入资金超100亿元,打造完成21条(段)各具特色的幸福河湖,“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幸福河湖格局基本形成,赣州绿色生态名片愈发鲜亮。

  我市坚持全面推进与特色实践相结合,以高位统筹、特色实践推动幸福河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市级总河湖长签发1号总河湖长令,全面启动幸福河湖建设,全市20个县(市、区)迅速跟进,由县级总河湖长部署调度,县级河长一线推进,完成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在特色河湖建设上,于都县小溪作为全市首个入选全国幸福河湖建设的试点项目,已成为人水和谐、惠及民生的生动样板;寻乌县在成功实施马蹄河项目的基础上,正全力推进全国第四批试点——龙图河幸福河湖建设试点项目,为东江源头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径;安远县挖掘赣南采茶戏(国家级非遗)、楹联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打造濂江幸福河湖。

  面对全市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千余条河流,我市坚持系统治理,打出“治、护、保”组合拳,以专业力量为幸福河湖建设提供支撑。通过每年组织开展“清河行动”,推进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水专项整治,推动江西、广东两省签订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深化 “河湖长+警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积极探索“河湖长制+水文”新模式等一系列有力举措,不断筑牢流域生态屏障,擦亮水生态环境“金字招牌”。

  在推进系统治理的同时,我市深挖水文化内涵,推动水生态与人文、民生、文旅深度融合。崇义上堡梯田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福寿沟被列入首批国家水利遗产建议名单,瑞金红井、东华陂获评水利部“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入选第五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厚重的治水历史与时代价值交相辉映;创新打造“公园+宣传+互动+休闲+景观”模式的河长制主题公园87个,覆盖赣州20个县(市、区);通过串联水利工程、自然河湖与地域文化,上犹阳明湖、全南雅溪等一批文旅项目应运而生,有效推动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

  据悉,以2025年这一“十四五”规划收官年和幸福河湖建设攻坚年为契机,赣州下一步将重点强化规划引领,加快编制《赣州市幸福河湖建设规划》,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和受益面;同时深化制度创新,完善河湖健康评价体系,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并持续凝聚社会共治合力,奋力书写赣州河湖治理与管护的新篇章。(记者陈缘缘)


责任编辑:夏天

提示声明:1、文内所含的所有设计效果图仅供参考,规划/外形/数据最终以实际或政府批文为准;2、本站部分资讯内容可能转载自互联网或其他媒体,转载的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或观点,同时本站亦不对其内容的来源作进一步追溯。本站对转载资讯的作者及媒体表示感谢,如转载的资讯内容侵犯了来源媒体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