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赣州房产网 » 资讯中心 » 赣州生活资讯 » 正文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

发布更新时间:2022-06-30 浏览次数:0 文章来源:清华同衡 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五所 手机阅览本文

导读 / 摘要 News Description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

  ● 申报部所:遗产中心五所

  ● 参与部所: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所(新),风景园林研究中心本部园景研究室,旅游创新实验室,遗产中心策划运营室,文化与自然资源研究室,遗产中心四所,遗产中心六所,总体研究中心五所

  ● 项目地点:长征沿线十五省区市

  ● 项目规模:十五省区市共381县(区、市)

  ● 完成时间:2021年8月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与长征精神的传承弘扬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等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十四五”期间我国深入推进文化建设做出的重要战略举措。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对坚定文化自信,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久影响力、革命文化强大感召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按照《方案》要求,中宣部组织编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2021年8月8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印发该规划,同日CCTV综合频道晚七点的新闻联播栏目也对外公布了这一消息,该规划印发后,成为指导沿线各地开展相关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我国新时代文化建设工作中一项前无古人的创举

  根据《方案》,国家文化公园应通过整合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实施公园化管理运营,实现保护传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学研究功能,形成具有特定开放空间的公共文化载体,集中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久影响力、社会主义衔接文化强大生命力。从这一要求中可以看出,国家文化公园,不论从规模、意义还是性质看,都不同于我国以往任何文化工程,相关任务涉及多个学科,且从理论层面到操作层面,都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此前并无可供参照借鉴的实践案例。因此,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的编制,不仅是对一个复杂系统工程的剖析和对相关工作的安排部署,同时还肩负道路探索的重要责任。特别是作为几大国家文化公园中唯一一个讲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文化公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与革命精神与革命文化的保护传承相关联,其意义重大,作为建设工作的顶层指导文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涉及对革命史实的准确把握,且相比长城、大运河等,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的研究保护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更增加了编制工作的难度。

  几大国家文化公园涉及范围示意图

  鉴于此,2020年11月,清华同衡中标该规划的编制工作后,成立了由副院长霍晓卫挂帅统筹,以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中心五所为主创团队,联合交通规划设计所、生态环境研究所、总规研究中心、风景园林研究中心、旅游创新实验室、遗产地策划运营室等多个部门,以及贵州、四川、西北等地分院,组成力量强大的多学科项目团队,保证高标准、严要求、全力快速推进规划编制工作。袁昕院长指出,该项规划要做到:研究长征遗产,讲好长征故事,传承长征精神,为后续的实施建设打好基础、做好准备,把新时代的长征精神写在祖国大地上。

  本项目作为创新型规划的突出特色

  1、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结合,站位全局与立足实际相结合

  规划一方面严格遵循《方案》相关要求,对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意义和建设路径进行了深入研究,着力突出中国高度、国际视野和时代眼光,另一方面在扎实研究、广泛调研、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公园的建设范围、准确提炼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资源特色、建设定位及功能定位、分析了机遇优势和问题挑战,再提出针对性策略,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区域整体建设发展充分融合。在此思路指导下,从空间框架、功能分区、重点工程和操作方法等方面对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工作进行了全方位布局,从空间、时间和工作抓手等层面明确了各阶段工作重点,并专门针对近期实施内容提出了详细的任务分解计划和具体的实现途径指导,保证根据中央所要求的重大时间节点指导相关工作顺利推进。

  规划的整体构思集中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轴四线十四篇章”突出主题。根据红军长征历程,构建了“一轴四线”总体空间框架。在此基础上以故事为线索划分了十四个“主题篇章”,形成了全面完整、层次分明、内容深入的叙事体系。

  “一轴四线十四篇章”总体布局示意图

  十五省区建设段各显特色。提出各省区市在核心展示内容、联合展示对象、延伸拓展重点,以及需要着重协同的区域发展战略等方面要求,指导各地找准各自定位、突出自身特色。

  四类主体功能区塑造空间。根据资源的整体分布、禀赋差异等情况,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明确管控保护区等四类主体功能分区,形成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的建设保护格局。

  万里红路串千村带动振兴。借鉴文化线路保护展示理念,建设长征历史步道,形成贯通一轴四线、联系四大主体功能区的游览实体,突出“二万五千里长征”整体辨识度,同时助力乡村振兴和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2、强调建设工作的系统性,统筹考虑文物、生态、交通、旅游等内容

  规划深入思考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意义、性质与功能定位等,结合对国际相似案例的剖析,明确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是一个涉及文物保护、道路交通、生态环境、景观设计、文化旅游、数字科技、教育传播、品牌建设等多方面工作的复杂系统工程。根据这一思路,规划对上述各项内容均展开了专项研究,系统分析现存问题,注重与各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最终在统一的空间布局引领下,通过重点工程部署建立起多方面工作统筹并进的建设保护格局,并思考了与之配套的部门协同和区域协同机制等,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提供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3、突出整合与贯通,全面强化长征线性遗产整体性和带动作用

  规划针对长征文化资源数量大但分布零散、单体可游览性较弱,但整体呈线性分布、故事性强、多位于乡村地区等特点,引入了线性遗产保护发展理念,在规划布局和措施中强调故事串联、构建层次清晰的展示体系,并通过建设贯通的“长征历史步道+红军长征村”体系、贯通的标识体系等方式,全面强化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的整体性,同时以“长征+”联合展示方式,加强关联性资源的整合,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能够充分发挥大型线性遗产的融合带动作用,全面助力沿线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

  长征历史步道+红军长征村体系示意图

  4、注重“软硬结合”,整体提升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运用水平

  针对目前长征文化影形象不鲜明、传播传承偏弱、文旅融合与品牌建设缺乏系统性等问题,规划明确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不仅应注重空间上的框定落位和物质层面的实际建设(系统的文物保护展示、体系化的空间布局、统一的形象标识、完备的基础设施及优质的环境廊道等),同时也应加强红色文化传播、视觉传达、旅游服务等软性建设(知名的文化品牌、鲜明的文化主题、标准化的旅游服务、多样的传播手段及科学的管理机制)方面的统一和标准化,并根据这一理念,在规划措施中系统布局了相关工作,例如推出特色主题活动与旅游产品、加强数字内容传播、形成红色研培体系等,将空间规划与内容策划进行了有机结合。

  本项目在编制方法层面的探索创新

  1、为国家重大文化工程探索创新提供了多学科融合的优秀示范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项目组调集各相关学科技术力量,组成了多学科研究队伍,针对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涉及的各个方面展开专项研究,同时邀请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筑学院、美术学院等党史、军史、文化产业等领域的权威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团队,并与国家及各省党史、军史、宣传、文旅等多部门反复研讨,推动建立了多学科协同、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使规划得以高效、优质完成的同时,深入研究探讨了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理论和方法,例如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成标志、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划定方法和工作要求等,累积了有益经验。

  2、以扎实的研究调查和科学的评估提升了规划的指导性和实用性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涉及全国十五省区市共计72个市(州)381个县(市、区),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2000余处,规模体量巨大,且此前相关资料收集整理等基础工作较薄弱,造成规划编制的基础研究工作相对困难。此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涉及党史、军史的研究辨析,对意识形态把握的准确性要求较高,进一步加大了规划编制的难度。针对上述情况,项目组一方面展开了大规模的深入调查,摸清了沿线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信息数据库,同时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沿线资源现状、环境现状、发展现状等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评估,有力支撑了规划措施的制定,使之更贴合实际,更具可操作性。例如在交通专项研究中,基于交通出行热点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等数据,建立了可视化的现状交通基础设施纵向、横向评价模型,全面分析了长征沿线由点及线至面的交通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思路,从而使规划能够精准提出构建综合立体交通快进网络的工作重点和方法。此外,规划组邀请了大量党史军史权威专家全程参与编制工作,对史实、定位等反复推敲打磨,使表述更为精准。

  长征沿线区域公路交通可达性分析图

  规划编制完成后,得到了中宣部及沿线各省相关单位高度评价。在规划指导下,沿线各地积极启动下级规划编制、相关工程方案设计和实施工作,长征文物保护传承、文旅融合专项规划也在对标本规划进行编制。总体而言,规划明确的各项重要布局、重点工作均得到全面落实,作为全国层面的顶层设计,对各方面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探索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专家点评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是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之一,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整体工作涉及长征沿线和国家相关部门的诸多协同工作。

  本项目注重顶层设计的逻辑性,提出线性遗产保护的创新理念,将十五个省区市的长征文化地与长征的故事性完美结合;空间上规定管控区、主题展示区、文旅融合区、传统利用区。项目通过步道贯通、统一标识、建设长征村等一系列的规划指导,落实几十个重点项目,探索了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方法和保护指引。

责任编辑:夏天

提示声明:1、文内所含的所有设计效果图仅供参考,规划/外形/数据最终以实际或政府批文为准;2、本站部分资讯内容可能转载自互联网或其他媒体,转载的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或观点,同时本站亦不对其内容的来源作进一步追溯。本站对转载资讯的作者及媒体表示感谢,如转载的资讯内容侵犯了来源媒体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