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赣州房产网 » 资讯中心 » 国内房产要闻 » 正文

深圳建行上调房贷利率,加息潮将至?

发布更新时间:2021-05-10 浏览次数:0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手机阅览本文

导读 / 摘要 News Description
深圳建行上调房贷利率,加息潮将至?北京房贷利率保持稳定作为全国房贷利率“洼地”,深圳近期开始上调利率。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宣布将首套房贷利率和二套房贷利率分别上调15个基点和35个基点。在楼市调控全面收紧的大背景下,房贷加息潮是

  深圳建行上调房贷利率,加息潮将至?

  北京房贷利率保持稳定

  作为全国房贷利率“洼地”,深圳近期开始上调利率。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宣布将首套房贷利率和二套房贷利率分别上调15个基点和35个基点。

  在楼市调控全面收紧的大背景下,房贷加息潮是否临近?记者近日咨询北京地区多家银行获悉,北京地区房贷利率依然保持稳定。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房贷政策监管方向是优先支持首套刚需自住购房需求,房价上涨预期较高的城市房贷利率上调的可能性更高。

  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近日下发通知称,5月7日起调整房贷利率首套房贷款利率执行LPR+45个基点,相当于5.10%;二套房贷执行LPR+95个基点,相当于5.60%,相比之前分别上调15个基点和35个基点。

  LPR改革于2019年8月启动,规定房贷利率的下限为首套房不低于LPR、二套房不低于LPR+60个基点。央行各省级分行可以在“一城一策”的框架下,因城施策制定本地的“加点水平”,上限没有明确。央行4月公布的最新5年期LPR利率为4.65%。

  深圳为何上调房贷利率?据公开报道,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分行住房金融与个人信贷部总经理严志雄表示,为了贯彻“房住不炒”,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深圳建行执行调整后的住房贷款利率。

  深圳地区其他银行仍处于观望状态,目前暂未有跟进动作。多家银行信贷人士均表示,暂未收到本行关于上调房贷利率的通知,不排除未来“跟风”上调的可能性。

  近期深圳楼市调控不断加码。在今年“五一”期间,深圳新房成交环比下跌62.9%,二手房日均成交量降幅超8成。在4月,深圳二手房网签4396套(含自助网签),环比下滑9.7%,网签量呈现整体低位平稳的运行状态。

  深圳存在利率上调空间

  近年来,深圳二套房贷利率一直在下降,从2020年初的5.51%降至5.25%,在一线城市中处于较低水平。另外,深圳首套房贷利率水平(4.98%)比二套房贷利率(5.25%)仅低了27个基点。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深圳的房贷利率一直处在全国中等偏低的水平,所以利率上调有空间。

  “还要看到,深圳此前经营贷购房占比较高,严查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对深圳楼市影响较大。”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北京等全国大部分城市房贷利率保持基本稳定,只有广州和深圳作为典型城市“出圈”,严打经营贷购房让这两个地区的银行根据自身房贷额度做出配额、价格上的调整。

  自2021年开年以来,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对经营贷炒房进行了全方位“围剿”,严控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经营贷炒房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北京房贷利率保持稳定

  记者近日咨询北京地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北京房贷利率暂无上调迹象,依然执行首套房5.2%、二套房5.7%的利率水平。

  “利率没有变化,也没听说有收紧的消息。”工商银行个贷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个人申请房贷到批贷需要两三周的时间。建设银行一家网点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今年严控经营贷入楼市的背景下,个人房贷业务并没有受到影响,个贷额度比较充足,季度末有时额度紧张,不过整体来看额度充足,保持“额度等客户”的状态,基本上三天就能出房贷批单。

  招商银行和北京银行个贷工作人员同样确认了北京地区房贷利率目前没有调整。招商银行北苑路支行个贷中心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不能用信用贷和经营贷购房,批贷时间大约需要两三个工作日,放款周期则主要看买卖双方配合程度与房产中介办理业务力度。

  根据央行和银保监会的最新要求,银行面临“两道红线”,分别是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上限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上限。有银行内部工作人员透露,部分“踩红线”的银行会面临较大压力,个贷审批更加谨慎严格,额度出现紧张情况或放款周期长,但并非整体收紧。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李万赋表示,全国多个城市继续加码楼市调控,通过从严限购、收紧购房政策、提高二套首付等方式给楼市“降温”,抑制房市投机需求。住建部今年4月提出要求,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这预示着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房地产长效机制方案正在稳步实施。(潘福达)

责任编辑:八一

提示声明:1、文内所含的所有设计效果图仅供参考,规划/外形/数据最终以实际或政府批文为准;2、本站部分资讯内容可能转载自互联网或其他媒体,转载的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或观点,同时本站亦不对其内容的来源作进一步追溯。本站对转载资讯的作者及媒体表示感谢,如转载的资讯内容侵犯了来源媒体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