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赣州房产网 » 资讯中心 » 赣州生活资讯 » 正文

我市有几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发布更新时间:2025-04-01 浏览次数:0 文章来源:赣南日报 手机阅览本文

  市民钟先生告诉记者,他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尤其喜欢拍摄山水风光。从单位退休后,他挎着相机拍摄了很多大江、大河的风光照。赣州作为赣江、东江、北江的源头,境内分布着章江、贡江、梅江、琴江、绵江、桃江等多条支流,他想了解我市目前有多少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它们各自面积有多大、分布在哪里。

  就钟先生关心的话题,记者从赣州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目前我市现有6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分别是赣县区桃江刺鲃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宁都县江西琴江细鳞斜颌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石城县赣江源斑鳢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兴国县濊水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上犹县上犹江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寻乌县东江源平胸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赣县区桃江刺鲃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1655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780公顷,实验区面积875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每年4月至9月。保护区位于赣县境内的桃江,即信丰县与赣县区交界处至赣县区居龙滩水电站,主要保护对象为刺鲃,其他保护物种包括吻鮈、翘嘴鲌、黄颡鱼、鲂、大鳍鳠、鳜等。

  宁都县江西琴江细鳞斜颌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为13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为450公顷,实验区面积为850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每年4月至9月。保护区位于宁都县琴江河段内,全长约49.6公里。主要保护对象为细鳞斜颌鲴,其他保护对象包括刺鲃、鳜、翘嘴红鲌、黄桑、鲂、吻鮈等物种。

  石城县赣江源斑鳢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1201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463公顷,实验区面积738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每年4月至6月。保护区位于石城县赣江源水域。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斑鳢、桂林似鮈、鳜、刺鲃、黄颡鱼、带半刺厚唇鱼、四大家鱼等重要经济鱼类。

  兴国县濊水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103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20公顷,实验区面积710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每年2月至7月。保护区位于兴国县的濊水河,流域长度13公里。主要保护对象为兴国红鲤、刺鲃、鲂、吻鮈、黄颡、乌鳢等经济鱼类。

  上犹县上犹江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1267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400公顷,实验区面积867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每年4月至6月。保护区位于上犹江水库上犹县境内的水域,主要保护对象为鰕鯱鱼、鳜和鳊等物种。

  寻乌县东江源平胸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县,总面积近1.4万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4484公顷,实验区面积1万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每年4月至9月。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平胸龟,其他保护对象有棘胸蛙、中华鳖、乌龟等。

  赣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赣州宝贵的自然资源财富,它们不仅守护着众多珍稀鱼类的生存家园,也是维护水生生态平衡的重要支撑。广大群众应增强保护意识,爱护我们的保护区,不随意破坏其生态环境,不进行非法捕捞等破坏性行为。携手共护这些水域精灵的栖息之所,让赣州的水生资源得以可持续发展,让大自然的馈赠能够长久留存,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记者余书福 通讯员胡柏森)


责任编辑:夏天

提示声明:1、文内所含的所有设计效果图仅供参考,规划/外形/数据最终以实际或政府批文为准;2、本站部分资讯内容可能转载自互联网或其他媒体,转载的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或观点,同时本站亦不对其内容的来源作进一步追溯。本站对转载资讯的作者及媒体表示感谢,如转载的资讯内容侵犯了来源媒体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