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赣州房产网 » 资讯中心 » 赣州房产资讯 » 规划公示 » 正文

《赣州市城市设计导则》公示!

发布更新时间:2020-08-19 浏览次数:0 文章来源:赣州市自然资源局 手机阅览本文

导读 / 摘要 News Description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塑造高品质的城市空间,提升城市设计管理水平、规范城市设计管理工作、完善城市设计制度建设,更好地发挥城市设计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作用。经报市政府同意,我局组织编制了《赣州市城市设计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塑造高品质的城市空间,提升城市设计管理水平、规范城市设计管理工作、完善城市设计制度建设,更好地发挥城市设计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作用。经报市政府同意,我局组织编制了《赣州市城市设计导则》《美丽赣州——观景系统城市设计》《美丽赣州——公共开放空间城市设计》。

  为进一步增强规划编制的可行性与公共性,依据《城乡规划法》、《城市设计管理办法》的规定,现将该规划主要内容进行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公示期为2020年8月18日至2020年9月18日。

  在公示期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该规划有意见或建议,可通过电话、邮件等各种形式反馈。为更好地沟通交流,单位应加盖公章和联系方式;个人应署明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工

  联系电话:0797-5559833

  邮箱:ganzhou2035@qq.com

  地址:赣州市章贡区长征大道22号(341000)

  附件:《赣州市城市设计导则》《美丽赣州——观景系统城市设计》《美丽赣州——公共开放空间城市设计》公示材料

  赣州市自然资源局

  2020年8月18日

《赣州市城市设计导则》公示内容

  一、 编制目的

  为提升赣州市城市设计管理水平,规范城市设计管理工作,完善城市设计制度建设,更好地发挥城市设计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作用,进一步凸显山水特色、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制定本导则。

  二、 适用范围

  本城市设计导则的适用范围为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赣州市中心城区范围,用地面积共119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320平方公里。

  三、 总体目标

  赣州中心城区应围绕“山水宋城”的城市特色定位;构建山水融城的总体格局,形成“彰显文脉、显山露水”的空间结构,营造“人水互动、城水共生”的滨水空间,“高低有序、均衡布局”的近山空间和“尺度适宜、感知良好”的街道空间。

  四、 管控原则

  n 以人为本、关怀人性

  提升城市空间环境品质,满足人群各项宜居需求,创造人性化的城市生活环境。

  n 尊重地域、彰显特色

  尊重并延续自然山水格局,通过对滨水地区、近山地区、沿路地区的特色引导,彰显赣州自然山水特色。

  n 传承历史、保护文化

  保护历史文化传统,挖掘历史风貌要素,延续赣州历史文脉。

  n 提炼要点、整合要素

  建立要点管控与要素管控相结合的导则框架体系,突出赣州城市设计特色。

  n 重点打造、凝聚活力

  对城市公共空间、城市重要节点提出分类要素设计细则管控体系,通过细化公共空间管控要素和相关要求,营造“品质优良、活力聚集”的城市公共空间。

  n 刚柔并济、突出实效

  弹性引导与刚性控制相结合,编制符合赣州实际需求的城市设计导则,有效引导城市建设规划管理。

  五、 总体景观格局

  延续传统八景空间格局,构建看山、看水、看城的新时代赣州八景。

  看山:延续远山为屏的传统山体景观格局;看水:传承“三潭”、“三江汇流”的水体景观;看城:构建展现现代发展的城市轴线景观。

  六、 重点管控地区

  根据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总体城市设计,结合赣州中心城区空间特征,对赣州中心城区三类地区进行重点管控:滨水地区、近山地区、沿路地区。

  七、 分类管控要素

  本细则最终选取街墙空间、广场空间、地块设计、建筑综合、建筑细节、交通类要素、环境类要素、设施类要素8类,共计45项细则管控要素。

  分类要素设计细则重点对城市公共空间及建筑外部空间进行引导和管控,以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空间,赣州的公共空间主要由街道、广场、山体、水体、地块内建筑外部空间等要素构成,其中山体和水体的管控内容已在城市设计通则中有所体现。

  建筑常常用于围合、限定公共空间,建筑的布局、功能、形态、所处位置的差异,影响人的使用与感受,因此将建筑设计要素归纳为涉及布局、功能、空间形态等方面的建筑综合要素,以及仅涉及建筑某一方面的建筑细节要素。

  此外,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活动,公共空间需要从交通、环境、设施三个方面提供功能与服务。

《赣州市城市设计导则》公示!

  一、 滨水地区设计通则

  滨水地区指水域与陆地相接的具有一定范围的区域,水与陆地共同构成滨水环境的主导要素。

  控制对象:针对赣州市中心城区的“5+18”的城市水系统提出相关控制要求。其中,“5”是指5条城市干流,包括章江、贡江、赣江、上犹江、章水。“18”是指赣州中心城区内18条大小不等的全年性城市支流,为主要的泄洪通道及调蓄区。(图1)

《赣州市城市设计导则》公示!

  图1 滨水地区控制对象

  类型界定:根据滨水地区相邻地块的使用功能,可将滨水岸线主要分为五种类型:公共活动型,生活服务型,生产功能型,历史风貌型,生态保育型。(图2)

《赣州市城市设计导则》公示!

  图2 滨水岸线类型示意图

  控制要素:本导则滨水地区控制要素主要包括:滨水绿道、滨水街道、公共空间、视线通廊、滨水建筑、跨河桥梁、堤坝空间。(图3)

《赣州市城市设计导则》公示!

  图3 滨水地区控制要素示意图

  一、 近山地区设计通则

  近山地区是指山体外围一定范围的区域,同时山体本体对近山地区也有着重要影响。

  控制对象:本导则对赣州市域内20座山体本体及近山地区提出管控要求。山体包括环城四周构成城市大背景的7座环城山体,以及组成赣州重要城市景观的13座城中山体(图4、表1) 。环城山体包括三阳山、通天岩、狮子岩、杨仙岭、峰山、文峰山、南山;城中山体包括西隐山、青龙山、马祖岩、天竺山、鹅形山、汶潭山、狮形岭、欧潭山、石陂山、杨梅山。

《赣州市城市设计导则》公示!

  表1 环城山体和城中山体高程一览表

  控制范围:本导则的控制范围包括近山地区和山体本体两部分。首先依据山脚线划定山体本体范围;其次,依据视线控制原理,距离山体3H≤D≤6H(仰角9°-18°)为欣赏包括背景在内的风景全貌的最佳观赏距离,划定近山地区范围。

  A.山脚线划定:

  石山:以山体坡面与四周地平面相交的线作为山脚线。

  土山:以土壤自然安息角为依据,以25度(腐殖土自然安息角)的坡面与四周地平面相交的线作为山脚线。

  B. 山体本体:为保护山体本身安全未定,地形、地貌、山体轮廓线的完整,生物安全而划定的,以山体本体为主的区域。

  环城山体:以山脚线外延50米范围为环城山体。

  城中山体:以山脚线外延30米为城中山体,已建公园绿地的,则以现绿地范围划定。

  C. 近山地区:协调外围环境,可适度开发的区域。

  环城山体近山地区:结合现状及规划道路、地块边界,山体本体线外延1000米及与山体高度的6倍叠加的区域。

  城中山体近山地区:结合现状及规划道路、地块边界,山体本体线外延500米及与山体高度的3倍叠加的区域。

《赣州市城市设计导则》公示!

  图4 控制范围

  控制要素:本导则近山地区控制包括山体保护、山城眺望、山体利用三个部分,共5个控制要素,分别为山体保护、山体绿道、山体眺望点、观山视廊、近山建筑。

《赣州市城市设计导则》公示!

  图5 控制要素图

  一、 沿路地区设计通则

  沿路地区是城市最基本的公共产品,是居民关系最密切的公共活动场所,是城市历史、文化重要空间载体。

  控制对象:本导则中的沿路地区是指中心城区的城市道路(不含快速路)两侧的沿路空间。

  控制要素:导则重点对街道空间内与人的活动相关部分进行设计引导,针对不同类型街道有不同的控制重点,主要控制要素如下图(图6)。

《赣州市城市设计导则》公示!

  图6 控制要素图

  街道分类:本导则将街道分为六种类型。

  A. 交通型街道:交通性街道是以非开放式界面为主,交通性功能较强的道路(图7)。

《赣州市城市设计导则》公示!

  图7 交通型街道

  B. 景观型街道:景观型街道是滨水、景观及历史风貌特色突出,沿线设置集中成规模休闲活动设施的街道。注重街道空间景观环境建设,街道界面连续度相对较低,强调街道界面的立面空间设计,慢行空间的建设(图8)。

《赣州市城市设计导则》公示!

  图8 景观型街道

  C. 商业型街道:街道两侧主要为商业功能业态,界面连续度与贴线率较高,人流量较大,空间活力较为活跃,对慢行交通需求较大。其中服务范围是地区及以上规模、业态较为综合的商业街道为综合商业街道,餐饮、专业零售等单一业态集聚的商业街为特色商业街道(图9)。

《赣州市城市设计导则》公示!

  D. 生活型街道:街道沿线以服务本地居民的生活服务型商业(便利店、理发店、干洗店等)、中小规模零售、餐饮等商业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社区诊所、社区活动中心等)为主的街道(图10)。

《赣州市城市设计导则》公示!

  E. 生产型街道:生产型街道是街道两侧主要功能为包括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内的生产功能的街道,一般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大型货运车辆(图11)。

《赣州市城市设计导则》公示!

  F. 历史街区街道:历史街区街道是街道两侧主要为具有传统历史风貌的历史建筑的街道,是传承城市物质空间环境,延续历史特色与人文氛围的重要空间载体(图12)。

《赣州市城市设计导则》公示!

  图12 历史街区街道

  一、 分类要素设计细则

  采取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对城市设计细节要素管控深度进行调节,每项要素包括要素解释、目的、要素控制要求及示例三部分组成。

  n 要素解释:对设计要素的定义、管控范围进行界定和解释说明。

  n 目的:对设计要素的控制目的进行说明。

  n 要素控制要求及示例:提出该要素所包含的主要控制内容,以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对应遵循的原则、主要设计内容提出要求和建议,并以示意图片、照片等方式对该要素的设计手段和表达方式进行示范。其中,示例只是对要素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说明。

责任编辑:八一

提示声明:1、文内所含的所有设计效果图仅供参考,规划/外形/数据最终以实际或政府批文为准;2、本站部分资讯内容可能转载自互联网或其他媒体,转载的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或观点,同时本站亦不对其内容的来源作进一步追溯。本站对转载资讯的作者及媒体表示感谢,如转载的资讯内容侵犯了来源媒体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