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元宵晚会上,赣南采茶戏这一国家级非遗瑰宝在全国观众面前大放异彩,由赣州新生代演员张秋芳、杨灿、杨晨、杨立带来的《观灯》,如春风拂面惊艳亮相,传统艺术与现代舞台完美融合,将客家方言、矮子步、单袖筒等赣南采茶戏元素展现得淋漓尽致,堪称非遗活态传承的又一经典案例。
从田间地头的草根艺术到央视舞台C位弄潮,跃上国际视野,赣南采茶戏这一地方小剧种,缘何闹出大动静?
赣南采茶戏《观灯》亮相央视元宵晚会。
央视舞台 弥漫赣南采茶神韵
“正月里来是新春,姐妹结伴去观灯……”在央视元宵晚会上,赣南采茶戏精彩亮相,既生动呈现了赣南元宵佳节观花灯、猜灯谜的传统习俗,又将赣南采茶戏的“三奇三绝”带给全国观众。
据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所长杨俊介绍,此次在央视元宵晚会上呈现的节目《元夕春意闹》,是在该所创作的音舞诗画《赣水苍茫》中《姑嫂观灯》的基础上改编形成,由该所演员和其他地方戏剧演员共同完成的戏曲节目。
该节目以三姐妹看花灯为引子,通过二姐与花灯摊主的互动,串联起采茶戏《观灯》、秦腔《火焰驹》、黄梅戏《牛郎织女》、京剧《元宵谜》四个折子戏,呈现出元宵佳节的热闹喜庆。其中赣南采茶戏《观灯》,前后经过一个月的刻苦排练,精雕每一个动作,打磨每一个细节,最终在央视舞台得以完美呈现。
“《观灯》音乐元素源自赣南采茶传统戏《补皮鞋》,演员表演部分则取自赣南采茶戏《睄妹子》。”饰演二姐的演员张秋芳说,该节目形式新颖,表演欢快活泼,充分展示了赣南采茶戏的表演特点,让广大观众领略到了赣南采茶戏的艺术魅力。
节目还在录制期间,就已经引发不少人对赣南采茶戏的浓厚兴趣。“从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我们可以感受到大家对这个节目的喜爱。也有人在后台向我们了解赣南采茶戏及客家文化。”演员杨立说。
“能够在央视平台亮相,我是既紧张又兴奋。作为一名赣采人我心怀感激,倍感荣耀,这是我从艺之路宝贵的经历。”演员张秋芳说,以后也将利用各种演出机会,展示赣南采茶戏的魅力,吸引更多观众关注。
青春力量 接棒非遗传承大旗
赣南采茶戏绽放央视舞台,不仅是赣南采茶戏作为地方小剧种的一次成功破圈,更是一场青春与非遗的“双向奔赴”,预示新生代已扛起赣南采茶戏非遗传承的大旗。赣南采茶戏这朵具有数百年历史的“戏曲百花园中的奇葩”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非遗要传承,人才是关键。赣州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通过财政全额补贴学费、定向就业编制保障等政策,吸引青年学子投身非遗传承事业。
2007年至2011年、2017年至2021年,我市先后实施了两个赣南采茶戏人才培养“五年计划”。期间,每年由市直和各县(市、区)专业院团根据需要,选送2至4名应届初中毕业生到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赣州师专)进行定向培养。
作为赣南采茶戏传承的核心阵地,赣州师专承接市政府“定向培养计划”,根据人才培养计划,赣州师专系统开设《赣南采茶舞》《唱腔艺术》等课程,并聘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宾茂等名家授课,形成“理论+实践+创新”的特色教学体系。
“像这次在央视舞台演出的几名演员,都是学校定向培养的学生。其中饰演摊主的杨立是‘00后’,今年才19岁,还是在校生。”赣州师专音乐系主任王婷说。截至目前,该校已培养300余名专业人才,这些‘90后’‘00后’毕业后遍布全市各专业院团,成为赣南采茶戏传承创新的中坚力量。
为进一步提升传承能力,我市积极推进实施赣南采茶戏振兴工程,由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牵头,前后三年举办赣南采茶戏人才培训班,每年对赣南采茶戏各行当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名师出高徒,我市在全市文艺院团实行“专业定向一对一”传帮带,专门聘任老一辈艺术家实行一对一师徒定向培养,通过传帮带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专业艺术新人,加快了赣南采茶戏专业艺术人才的成长步伐。
多措并举之下,一批优秀青年演员脱颖而出,在国内大赛上表现不俗。在2024年江西省第五届优秀青年戏曲演员展演中,2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
守正创新 打造非遗活态传承样本
如何让百年剧种“活”在当下?赣南采茶戏的答案是守正创新。
“传统戏曲只有更加注重传承与创新的结合,在保留独特的唱腔和表演形式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和新的表现手法,通过创新,与时代接轨,才能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赢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杨俊说。
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两年创作了两首《赣州有戏》音乐MV,并在春节前后推出,崭新的表达手法,为传统戏曲注入现代元素,成为传播爆款,让赣南采茶戏变身与时代共振共舞的“动态文化遗产”。
不仅如此,近年来该所在挖掘传统剧目、创排复排适合走出去的节目上做了大量工作,在不脱离传统的前提下,对采茶戏的唱腔、服装呈现、头饰表现等,进行全方位地改良,让传统文化更具张力。该所创作演出的大型赣南采茶戏《山歌情》《快乐标兵》,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永远的歌谣》等作品,多次获得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既叫好又叫座。
为进一步丰富地方剧种的表现形式,让赣南采茶戏得到更好保护、传承和推广,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还对传统曲牌剧目进行创新改编,对《钓拐》《睄妹子》《补皮鞋》等传统经典剧目进行了复排提升,新编录制了《云里飞出绿彩凤》《春景天》《红绣鞋》《送郎调》《打鞋底》等六首曲牌音乐,让传统剧目更加适应现在观众的需求和审美。
传统文化不是故纸堆,而是流动的江河。我市组织人员深入赣南各地采风,挖掘、收集整理了赣南采茶戏传统剧目文本52个、赣南采茶戏男腔曲牌23首、传统音乐曲牌400余首,并进行编撰出版、录音录像保存。
同时,通过数字化手段让赣南采茶戏焕发新生,组织专人撰写赣南采茶戏艺术丛书,出版了《母亲的戏剧人生》《奇葩隽永》(赣南采茶戏传统曲牌唱腔艺术特色)、《赣南采茶戏音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采茶戏”艺术研究与评论专集》等书籍。
从昔日的采茶歌,到今日央视舞台的华彩绽放,赣南采茶戏的“出圈”之路,是坚守与创新的交响,是政策与人才的共舞。这朵“戏曲百花园中的奇葩”,正以自信的姿态,向世界诉说客家文化的隽永与蓬勃,在守正创新中绽放跨越时空的文化生命力。(记者肖丽 钟清兰)
责任编辑:夏天
提示声明:1、文内所含的所有设计效果图仅供参考,规划/外形/数据最终以实际或政府批文为准;2、本站部分资讯内容可能转载自互联网或其他媒体,转载的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或观点,同时本站亦不对其内容的来源作进一步追溯。本站对转载资讯的作者及媒体表示感谢,如转载的资讯内容侵犯了来源媒体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
赣州3月在售楼盘汇总(2025-03-03 10:46:04) 明确了!放宽至70岁(2025-02-24 10:54:12) 赣州这个小区因资金困难,二期建设项目待定!(2025-03-10 09:30:39) 此前被5位神秘买家“拼单”拿下!赣州这块商业用地初期计划将建家具市场!(2025-03-04 10:34:05) 中海天樾S1#、19#楼价格备案!(2025-02-26 04:02:39) 黄喜忠:扎实推进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2025-03-11 08:53:52) 重磅!价格表公布!赣州经开区返迁房可以上市交易了!(2025-03-01 03:01:00) 3.8元/月/平方米!赣州公布这些小区物业费价格!(2025-03-20 04:36:40) 中海悦江府地处水西镇,小学学区为水西小学!(2025-03-14 10:55:06) 赣州这个驾校是否会搬迁腾退?地块已列入收储计划!(2025-03-14 10:48: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