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赣州房产网 » 资讯中心 » 赣州房产资讯 » 规划公示 » 正文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五”时期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

发布更新时间:2021-08-07 浏览次数:0 文章来源:赣州市经济开发区 手机阅览本文

导读 / 摘要 News Description
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该规划主要阐明区党工委、管委会战略意图和战略举措,是各部门、各单位履行职责、推动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各市场主体开展经营活动的行为导向,是全区人民的共同愿景。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目 录

  第一篇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二章 发展环境

  第三章 总体要求

  第四章 发展目标

  第二篇 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第一章 聚集创新创业人才

  第一节 创新招才引智方式

  第二节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第二章 提升企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第一节 实施研发投入攻坚行动

  第二节 大力培育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

  第三章 全力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第一节 实施高端研发机构攻坚行动

  第二节 打造区域性创新创业引领中心

  第三节 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第四章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第一节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第二节 优化创新要素配置

  第三篇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章 实施工业倍增升级工程

  第一节 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区

  第二节 建设泛珠三角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

  第三节 健全现代产业体系

  第二章 积极发展数字经济

  第一节 发展数字产业和数字化应用

  第二节 构建新业态新模式

  第三章 优化完善现代服务业

  第一节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二节 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

  第四篇 加快深层次市场化改革

  第一章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第一节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第二节 提升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

  第三节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第二章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第一节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

  第二节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第三节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第三章 构建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撑

  第一节 构建现代金融体制机制

  第二节 金融赋能实体经济

  第三节 拓展金融服务模式

  第四节 做活做强做大投融资平台

  第四章 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第一节 推进开发区综合性改革

  第二节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第三节 健全高效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

  第五章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第一节 推进政务服务改革

  第二节 完善政策服务配套体系

  第三节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第四节 规范市场监管执法

  第五篇 推进内陆开放先行走前列

  第一章 促进经济循环

  第一节 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

  第二节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第二章 推进开放合作载体建设

  第一节 完善园区基础设施

  第二节 建设区域性自贸中心

  第三节 构建产业合作平台

  第三章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第一节 深化外资、外贸、外经融合发展

  第二节 坚持招大引强战略

  第三节 加强重点产业研究

  第四节 着力推动贸易创新发展

  第四章 推进新时代苏区振兴发展

  第一节 全面落实新时代苏区振兴发展政策

  第二节 创新落实对口支援政策

  第三节 大力争取政策项目支持

  第六篇 推动产城深度互融

  第一章 推进提升城市品质

  第一节 完善城市功能建设

  第二节 打造产城深度融合新样板

  第三节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第二章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节 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 完善交通运输体系

  第三节 持续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第四节 构建现代化水网体系

  第七篇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第一章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第一节 保持现有政策总体稳定

  第二节 强化产业就业支撑

  第三节 提升基层防贫能力

  第二章 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第一节 打造现代数字农业

  第二节 创建农业发展新模式

  第三节 加快产业深度融合

  第三章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第一节 全面提升乡镇功能品质

  第二节 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第四章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第一节 坚持农村土地改革助力发展

  第二节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第三节 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第四节 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第八篇 打造绿色生态之城

  第一章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第一节 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

  第二节 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第三节 全力打好净土保卫战

  第二章 高标准建设国家级绿色园区

  第一节 全面提升园区绿色化水平

  第二节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第三节 建立健全绿色园区体制机制

  第四节 倡导绿色生活消费方式

  第三章 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第一节 强化自然生态空间管控

  第二节 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第三节 落实生态环保责任制度

  第九篇 增进社会民生福祉

  第一章 提升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第一节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

  第二节 构建终身职业培训体系

  第三节 优化收入分配格局

  第二章 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发展

  第一节 推进基础教育公平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推进学前教育扩容提质

  第三节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第四节 完善教育现代化保障

  第五节 完善终身学习体系

  第三章 加快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第一节 健全医药卫生体系

  第二节 提升卫生健康发展能力

  第三节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第四章 提升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水平

  第一节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全民健身工程

  第二节 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

  第三节 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第四节 大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第五章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节 优化社会救助和慈善制度

  第二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第三节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第四节 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

  第十篇 推进平安经开区建设

  第一章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第一节 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

  第二节 优化社会治理格局

  第二章 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第一节 筑牢安全发展底线

  第二节 加强矛盾预防疏导

  第三节 切实保障公共安全

  第四节 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

  第五节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第三章 深入推进依法治区

  第一节 提升执法司法水平

  第二节 加强法律实施监督

  第十一篇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第一章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第一节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第二节 全面建强基层组织战斗堡垒

  第三节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第四节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第五节 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第二章 确保规划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第一节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第二节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第三节 广泛动员社会参与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关于制定区“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重点对“十四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总体部署,同时,提出二〇三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景目标。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该规划主要阐明区党工委、管委会战略意图和战略举措,是各部门、各单位履行职责、推动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各市场主体开展经营活动的行为导向,是全区人民的共同愿景。

  第一篇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前启后的历史交汇期,是我区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局起步期,也是推动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全面加速期。要着眼“两个大局”,适应发展新形势,善于化危为机,坚持创新引领、产业驱动,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加快推进“一极两地四中心” 建设,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打好中央部署的“三大攻坚战”和全市“六大攻坚战”,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突出主攻工业,振兴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实力、产业发展、改革开放、科技创新、社会治理和民生福祉取得显著成效,“十三五”规划主要任务目标总体实现,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建设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经济总量突破3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跨越1万美元大关,财政收入实现五连增,总量超50亿元,工业营业收入、财政收入、外资外贸等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市第一,贡献了全市约1/4的规上工业营业收入、进出口总额和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在2020年全国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排名第56位、位居全省第2,在全省开发区争先创优综合考评中连续3年位居第3位,获评2020中国经济营商环境十大创新示范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产业优势逐步凸显。引进培育规上企业487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32家。双首位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集聚度升至77.27%,新能源汽车产业获评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和重点产业集群,国机智骏、凯马汽车等整车企业实现下线投产,2020年总销量突破1万辆。电子信息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不断壮大,获评省级重点产业集群,赣州同兴达科技、立德电子营收突破50亿元,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营收占全市41%。稀土钨新材料产业加速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实现多元发展,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优化为:1.1:63.7:35.2。

  ——科技创新扎实推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78家、占全市1/5,孚能科技成为全省首家独角兽企业和科创板上市企业,培育种子独角兽企业1家、瞪羚(含潜在瞪羚)企业5家。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众创空间2个、小企业创业创新孵化基地2个,创建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1家,研发、检测及基础服务平台达46个。专利授权总数达3588件,PCT专利申请89件,居全市前列。累计引进各领域高层次人才806名,承担国家、省、市科技计划及创新载体项目373个。

  ——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城镇化率达75.97%,城市功能和品质明显提升。新能源科技城、电子信息产业园、赣州综合保税区三大产业平台建成面积31.3平方公里,园区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工业标准厂房“梧桐树”计划扎实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成为全省唯一同时拥有机场、高铁站、高速路、快速路和公路港的国家级经开区,区内“八纵十横”交通路网基本形成。建成金凤梅园、宝塔农贸市场、商业综合体等一批便民设施,初步形成“10分钟便民服务圈”。乡村振兴稳步推进,行政村通客车率100%,农村危旧“空心房”整治、安全饮水改造提升全面完成,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动力电和光纤网,基本实现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全覆盖,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迈出关键步伐,先后获批成立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局,实现了审批事项集中办理。“赣州通”赣州经开区分厅实现221个事项“一网通办”。在全省率先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创建了全省首个“无证明”营商环境。人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建立了全员聘任、岗位管理、绩效考核的管理模式。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引向深入,赣州建控集团获得AA+主体信用评级,区工发集团初步构建了“1+N”基金生态体系,组建赣州保税实业集团并成功升级为市属国有平台。开放发展成果丰硕,成功举办首届欧潭经济论坛、2020“芯长征”半导体高峰论坛和2020全球区块链创新发展大会。赣州综保区在全省率先常态化开行赣州至香港货运直通车,在全国第四批跨境电商综试区中第一个开通跨境电商业务。

  ——民生事业蓬勃发展。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累计投入各级脱贫攻坚资金9.6亿元,全区5405户19014人贫困人口全部高质量脱贫,贫困村顺利退出,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6306万元。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的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完成13289套返迁房和棚户区改造,提升改造9个老旧小区、113条背街小巷。建成各级各类学校18所,形成了“城乡一体、体系完善”的学校大格局;城区社区医疗服务站点覆盖率达到100%。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扫黑除恶”三年行动扎实开展,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社会治理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成功创建“国家绿色园区”。建成并运行4座乡镇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2020年空气优良率为97.5%,PM2.5浓度25微克/立方米。建成长江经济带水质自动监测站“经开区(窑背)”水站,市级考核断面地表水水质优良率100%,中心城区第二水厂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未发生涉及土壤的环境事故。

  ——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五型”政府建设深入推进,获评省“五型”政府建设先进集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基层堡垒更加稳固,各领域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扎实推进。基层民主不断发展,法治经开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附表1】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注:

  1.[ ]为累计数;

  2.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因管辖范围调整与目标不一致,5项指标无数据;

  3.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数据为上报数据,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2019年数据。

  第二章 发展环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化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局起步相互交融。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缩减、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交往受限、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国内区域间竞争日趋激烈,将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冲击和影响。经过三十年的开发建设,我区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创新能力等领域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但与国内先进开发区相比,发展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总量不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发展层次不高、龙头引领作用不够、要素保障不足等短板问题亟待破解,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差距,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任重道远。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全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家大力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支持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省委、省政府支持赣州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和赣州工作提出了“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的重要要求,以及省委对赣州提出“五个作表率”具体要求,市委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升开发区发展水平,使开发区成为经济发展活力最强的地方,广大干部群众谋发展促振兴氛围浓厚,为我区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加快转型升级、增强发展主动权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综合研判,“十四五”时期,是我区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向未来,全区上下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站在“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全面、辩证、长远地审视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把我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全国发展的大格局、区域合作的大战略中来谋划推动,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把我区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第三章 总体要求

  “十四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 的重要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根本目的,深入落实省委“二十四字”工作思路,聚焦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三大战略”,突出科技创新、工业倍增升级、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六大主攻方向”,高质量发展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信息双首位产业,加快推进“一极两地四中心”建设,纵深推进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第四章 发展目标

  “一极两地四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全市工业龙头地位更加凸显,产城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再上新台阶,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人均生产总值保持全市领先并争取进入全省前列,进入并持续巩固全国国家级经开区50强、奋力冲刺30强,打造成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具体目标是实现“一个跨越,两个完善,三个提升”:

  ——经济总量和质量实现新跨越。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增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9%,总量跨越550亿元,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市比重超过1/4。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进一步优化,R&D经费占GDP比重提升至3.5%,新增授权专利超5000件,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全市比重上升至30%。

  ——产业链和发展平台进一步完善。构建“2+N”产业体系,打造新能源汽车整车、锂电、电机和电控、电子信息、粮谷深加工等五个产业集群,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新能源科技城、电子信息产业园、赣州综合保税区各项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一眼两镇两园”全面建成。

  ——改革开放水平、社会治理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内外并举、全域统筹、量质双高的开放格局,出口总额突破2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到4.2亿美元。社会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公共安全基础更加扎实,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就业更加充分,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升。

  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区将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区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再上新台阶,建成具有经开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全社会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显著提升,全市工业经济和开放窗口的核心地位更加彰显。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法治经开区、平安经开区建设达到更高水平,社会治理现代化基本实现,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第二篇 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始终坚持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作为全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强化引才育才,建设区域性创新创业引领中心。

  第一章 聚集创新创业人才

  实施人才“蓄水池”计划,创新招才引智方式,全力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集聚高地。强化重点人才引进,加强人才培养,壮大人才队伍。完善人才体制机制,加强创新创业驱动力,不断提升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

  第一节 创新招才引智方式

  深入推进落实“苏区之光”人才计划、省“双千计划”等人才工程,探索建设“候鸟”人才工作站,持续推动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相结合,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和技术创新团队、海外人才到我区创新创业。启动“欧潭麒麟”计划,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人才颁发“博大贡献奖”,激励各类人才不断开拓创新。探索建立“首席科学家制度”,聘请院士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为我区首席科学家(专家)。建设赣州经开区技工学校,探索建立校企“订单式”人才培育机制,引导职业(技工)院校组织学生到区内实习、就业,积极培养和储备技能型人才。

  第二节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建立健全市场化人才评价标准和机制,探索竞争性人才使用机制。健全赣州国家高层次人才产业园和江西赣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功能,配套建设研发孵化基地、产业化基地,推进院士工作站(专家服务站)、海智计划工作站、高端智库等研发平台建设,打造科技企业孵化联盟“智脑”。实施人才温暖关爱工程,组建人才发展集团,建立领导干部挂点联系人才制度,帮助解决好人事关系、社会保障、住房安居、配偶就业、子女教育等现实问题,增强人才归属感,让人才安心工作、潜心科研、用心创业。加快推进高层次人才住房建设,规划建设1-2个专家居住小区,提升生活配套服务。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完善人才创新创业尽职免责机制,营造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积极向上、宽容失败的创新社会氛围。

  专栏1 人才发展工程重大项目

  1.“苏区之光”人才计划

  到2025年,面向市外引进20名高端人才或团队,面向区内培养40名精英人才或团队。

  2.“区首席科学家”工程

  到2025年,聘请5名院士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为区首席科学家,建成5个首席科学家工作室(或专家服务站)。

  3.“欧潭麒麟”成长行动

  实施“欧潭麒麟”计划,每年评选10名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人才,颁发“博大贡献奖”。

  4.“赣州工匠”培育工程

  到2025年,实现从事技能工作的劳动者总量翻番,达8万人。

  第二章 提升企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建立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提升企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支持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努力形成更多自主创新成果。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

  第一节 实施研发投入攻坚行动

  鼓励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建立企业研发投入激励机制,设立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资金,加大科技创新券和高新技术企业奖励力度,兑现落实科技创新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鼓励引导企业实施科技创新项目。结合首席科学家制度,聚焦产业链急用先行项目,攻坚首位产业产业链关键环节技术。推动企业从“跟随研发”到“领跑研发”转变,力争形成一批专利产品群和高价值专利组合,突破一批产业创新短板。实施“白菜心”工程,设立“高精尖”产业发展促进专项资金,建立重点产业创新及核心技术指导目录,攻关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阔产业化前景的科技创新成果。

  第二节 大力培育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

  探索构建完善的科技型企业培育机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和“预见独角兽”计划,帮助优秀项目对接优质资本,加速优质项目孵化,鼓励企业联合重点产业上下游、科研院所、行业组织、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服务商等各类主体建立创新型载体,培育一批科技型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种子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项目。

  专栏2 科技创新项目计划

  1.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工程

  到2025年,聚焦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领域部署1-2个创新链,实施2个重大科技专项,组建2个科技创新协同体。

  2.企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

  到2025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支出占营业务收入比重达2%以上。

  3.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

  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35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5%以上。

  4.预见独角兽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

  到2025年,省级独角兽企业达2家、瞪羚企业达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320家,“专精特新”企业达50家。

  5.专利突破工程

  到2025年,新增专利授权量5000件。

  第三章 全力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建好用好高端研发机构,提升我区核心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

  第一节 实施高端研发机构攻坚行动

  集中搭建一批科研物理空间,完善各项功能设施,建立重点科研机构按照需求清单定向购买研发设备的政策支持体系,营造“拎包入住”的科研环境,推动大湾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龙头企业在我区设立技术转移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推进更多国家级“大院大所”落户我区。围绕产业链核心技术研发攻坚,在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积极争取国家重点大学、地方特色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区内企业共建科研机构。积极发挥现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引领作用,筛选出运营成效显著的企业孵化平台进行重点培育,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

  第二节 打造区域性创新创业引领中心

  加快推进区域性创新创业引领中心建设,在科技创新企业培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孵化平台和科技投融资体系建设等领域探索示范。加快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引导企业、科研机构、投资主体创办专业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创业园等,逐步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一体化孵化格局,构建众创基金、共享办公孵化、创投圈的创新创业生态服务体系,解决创客在创业过程中在资金、办公、导师等方面的核心需求,打造升级版双创平台。

  第三节 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实施成果转化能力提升工程,遴选一批具有科研和转化能力的企业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举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成果在线对接、高校科技成果对接等活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增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主体内生动力,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支持科研人员兼职和离岗转化科技成果。引进培育专业科技服务机构,以技术合同签订及网上登记管理、平台项目申报为服务重点,培育整合提升本土科技服务组织,支持区内企业与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医学院、赣南师范大学等高校院所签订项目合作协议,支持建设新能源汽车创新研究服务院、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研究服务院,对区内外企业提供科研外包服务。

  专栏3 科技创新平台发展计划

  1.创新平台能级提升计划

  到2025年,新增10个国家级创新平台、20个省级创新平台、5个院士工作站、5个海智计划工作站。

  2.科研机构引进计划

  到2025年,引进5个市外科研机构或设立分支机构。

  3.双创平台建设工程

  到2025年,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打造2个以上示范性创业园,新增2个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

  第四章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和服务保障机制,促进知识、技术、人才、资本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不断激发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创业活力,营造更加优越的创新创业生态。

  第一节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推动科技管理体系、科技决策机制持续优化,建立健全科技项目、资金组织管理和绩效评价机制,建立更加弹性包容的创新技术准入监管制度和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探索实行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建立有效监督机制,由项目负责人根据科研活动的实际需要自主决定使用项目经费。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审和绩效评估体系,根据不同类型项目的特点,细化评价指标体系,增强项目评审和评估的科学性,实行关键节点“里程碑”式管理,优化项目验收工作流程。完善科研活动全流程诚信管理,加强科技伦理监管。

  第二节 优化创新要素配置

  全面优化资本、知识、技术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科技金融发展,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或科技金融事业部,推广“科贷通”等科技金融产品,推动更多科技企业上市。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专利质量,提高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成效。积极参与建设中国(赣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维权援助工作站、知识产权运营交易服务平台。

  第三篇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把经济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信息双首位产业、稀土和钨后端应用、新材料、数字经济、区块链赋能和粮谷深加工“2+N”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第一章 实施工业倍增升级工程

  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打造“2+N”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推进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锂电池产业、电机和电控产业、粮谷深加工产业等5个千亿产业集群建设。到2025年,全区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实现翻番,达2000亿元,占全市比重超过30%,双首位产业集聚度超80%;培育一批营收超百亿元龙头企业。

  第一节 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区

  实施整车引领计划,打响地标品牌。立足现有整车发展基础,紧跟国家新一轮汽车发展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提升整车企业资本运作能力,做大做强整车企业。引导重点整车企业联合上下游配套企业开展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攻关。探索资本招商、企业重组整合等多种模式,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汽车头部车企,坚持乘用车、商用车“齐步走”,全力释放产能,引领产业集群式发展,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区。

  打造动力电池和电机电控产业集群,构建“三电”等核心零部件优势配套全产业链。立足赣州稀土资源及现有动力电池、电机、电控企业的发展基础,推动本地电池、电机、电控产业加快发展,构建本土汽车配套体系。强化孚能科技赣州总部地位,推进孚能科技与吉利科技合作项目、亿鹏新能源等项目建设,探索推进储能(电站)电池项目建设,打造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加快中车电机园等大型央企项目落地建设,打造电机、电控产业集群。推动汽车内饰、汽车电子等配套产业与大余、兴国等周边县区产业实现联动发展。支持重点零部件企业融入国内外供应体系,与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步高速发展,支持企业攻克关键技术、拓展外地市场,形成辐射中部、面向全国的配套供应能力。

  加快建设新能源科技城,做优产业生态链。打造集智能网联测试、赛车赛事、研发检测、汽车文化、汽车后市场于一体的新能源小镇。强化新能源汽车线下集中仓储、即时配送物流体系建设。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推进充电桩、专用停车位、智能网联测试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新能源汽车与智慧能源、智能交通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围绕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和服务等全价值链环节,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与能源、交通、信息等领域融合发展,努力构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汽车+”跨界融合的汽车产业生态体系。

  专栏4 新能源汽车产业倍增工程

  推进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产业协同发展,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营收800亿元。

  1.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提升工程

  重点扶持整车企业发展壮大,加快推进国机智骏产品开发,打造宜居城市“代步工具”,推动企业IPO上市;快速提升凯马汽车产能,扩大市场占有率。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达到10万辆,营业收入突破150亿元。

  2.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提质工程

  推进孚能科技与吉利科技集团动力电池、亿鹏新能源科技二期、中车生一伦电机等项目建设,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及配套产业营收突破650亿元。

  3.新能源汽车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加快建设新能源小镇,建成江西省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赣州)。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新增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000根。

  第二节 建设泛珠三角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

  延伸新型电子材料、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汽车电子产业链条,促进电子信息产业“芯屏端网器”融合发展,建设泛珠三角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地。

  发展“自主芯”。全产业链发展芯片材料、芯片设计、芯片研发制造及封装测试等领域,集中力量发展功率半导体细分领域,逐步向逻辑芯片、储存芯片等方向延伸,并在靶材、硅片等关键材料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做大“百变屏”。积极推进TFT-LCD生产线、AM-OLED生产线和柔性显示等新型显示制造产业;鼓励引导现有液晶显示模组重点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技术水平;积极引进显示模组、显示面板、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偏光片、液晶材料等产业链重大项目,构建新型显示产业生态圈,打造区域新型显示产业研发和制造基地。抢占“智能端”。聚焦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智能电视、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终端知名制造企业,引进一批高端产业项目和技术研究院、鉴定中心等研发机构,完善智能终端产业链布局,打造品牌整机、方案设计、核心零部件、代工生产、供应链体系一体化终端产业集群。布局“智联网”。聚焦5G通信设备、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重点特色领域,鼓励支持光纤光缆、通讯电子企业延伸产业链,积极引育基带芯片、射频功率放大器、5G滤波器、终端天线、智能传感器等领域的企业,形成聚合效应。发挥赣州区块链技术产业园平台优势,大力推进区块链应用产业发展,打造软硬融合、体系完整、特色突出的新一代信息网络产业集群。发力“核心器”。在现有固态电容、适配器、变压器等企业基础之上,不断丰富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大力发展与我区智能终端相配套的高端新型元器件产业。进一步夯实共模电感、微型变压器、精密电阻、固态电容、微型马达、电源适配器、传感器等新型电子元器件基础,并逐步向片式化、微型化、高频化、低功耗、智能化方向发展。

  专栏5 电子信息产业倍增工程

  全力推进电子信息产业“芯屏端网器”融合发展,到2025年电子信息产业营收800亿元,占全市比重要达60%以上。

  1.芯片产业

  支持讯海科技、睿宁新材料等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扩大产业规模;推进中车产业园功率芯片、英锐半导体、蓝芯半导体、芯聚微电子、核加控股半导体、徐从康柔性透明电子器件封装等项目建设,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2.显示屏产业

  鼓励引导同兴达科技、立德电子、海富莱电子等重点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快同兴达科技三期、宝明显示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引进20个以上显示模组、显示面板、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偏光片、液晶材料等产业链重大项目。到2025年,打造2-3家年收入超百亿骨干企业。

  3.智能终端产业

  推动纵凯智能终端二期、轰天炮光电、弘耀达科技二期、鼎益丰科技、科比特无人机产业园、海得智能科技等项目建设,争取引进华为、VIVO等高端技术项目。

  4.智联网产业

  鼓励金信诺光纤光缆、讯康电子、研创光电等重点企业延伸产业链,支持裕丰智能赋能制造产业,大力引进一批智能网联重大项目。

  5.电子元器件产业

  扩大鑫冠科技、江元电子、光宝力信、柏瑞凯电子、欧陆通电子、万宝至马达等企业产能,推进云霞电子、柏瑞凯电子二期、鑫冠科技二期等项目建设。到2025年,打造2-3家年收入超10亿重点企业。

  第三节 健全现代产业体系

  在推进双首位产业发展的同时,协调推进N个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打造稀土和钨后端新材料应用高地。支持稀土和钨产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做优做大,引导稀土企业向永磁电机、电控和汽车用稀土轻量化材料等后端产品发力,钨产业企业向高性能、高品质硬质合金刀具、钻具发力,拓展开发制造应用产品。加快稀土永磁材料发展,大力推进稀土深加工企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促进在扬声器、受话器、音响设备等电声领域,微型电机、振动马达等电机领域,以及电子电器领域应用。围绕国机智骏、同兴达科技等现有重点企业关键部件和产品,突破一批高端前沿新材料制备与加工技术,加快高端前沿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实现稀土和钨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工业标准厂房“梧桐树”计划,发挥标准厂房产业承载能力,超前布局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化运用项目,培育未来发展新引擎。加快推进金刚石薄膜材料、柔性电子器件封装、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等一批科技成果项目落地转化。加强企业合作交流,支持开展生产合作,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推进“一带一路”赣州千亿新粮谷项目建设,形成集国际农业合作、农业科技、粮谷保税深加工、口岸信息化、跨境物流、产业金融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国际化综合粮谷产业园区”,创建进境粮谷指定监管口岸,积极参与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圈建设。

  专栏6 其他产业倍增工程

  1.稀土与钨新材料产业

  支持金力永磁、富尔特、荧光磁业、澳克泰等重大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后端应用产品,提升技术水平和产能规模。到2025年,力争稀土钨新材料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

  2.战略性新兴产业

  扶持能之光新材料、立昌科技等企业发展壮大,引进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新能源装备、新材料、柔性电子等产业重大项目。

  第二章 积极发展数字经济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以数字经济创造价值为核心,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扣“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发展主线,聚焦数据价值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治理四大领域,开展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治理、数字化产业、工业数字化、服务业数字化、数字经济公共服务能力六大重点任务,构筑一流的数字经济生态,努力将我区建设成为全国区块链产业发展先行区和江西省数字经济创新示范区。

  第一节 发展数字产业和数字化应用

  实施数字经济发展行动,立足赣州经开区“一极两地四中心”战略定位,将产业融合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促进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2+N”现代产业体系深度融合。加快新应用场景建设,培育数字经济新生态,强化数据资源在产业发展、政府决策、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的创新应用,形成示范效应,不断拓展区块链、大数据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以应用促发展。推动赣州区块链技术产业园建设,培育发展一批“区块链+智慧农业”“区块链+智慧产业”落地场景应用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积极融入“一江两岸三片区”的大数据产业生态谷。

  鼓励引导企业实施信息化改造,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全面渗透和深入应用,着力推进工业智能化改造,积极培育网络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推动全区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加快生产过程智能化改造,立足“2+N”现代产业体系,聚焦建设智能工厂、数字车间等细分领域,深入开展智能制造培育工程,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

  第二节 构建新业态新模式

  打造新型智慧综合平台,拓展数字化应用领域,推进生活数字化、公共服务数字化。加快建设适合数字技术创新孵化器、众创空间、产业园区等各类数字经济创业创新载体,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发展新零售、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数字金融、智慧旅游等线上服务新业态,培育发展网络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探索发展赣州-深圳“虚拟产业园”“虚拟协同产业集群”,积极融入赣州市赣深数字经济产业走廊建设工程。

  构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打造“生产服务+商业模式+金融服务”跨界融合的数字化生态,构建适应于区级管理的以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政务信息安全和用户安全为重点的数字经济安全保障体系。

  专栏7 数字经济倍增工程

  1.“区块链+”产业培育工程

  推进赣州区块链技术产业园建设,做大做强场景应用;支持赣州市智研院建设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平台。到2025年,在全国打响“区块链”品牌,“区块链+”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

  2.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协助推进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综合节点应用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制造业数据化转型。到2025年,累计推动500家中小企业上云,培育3家上云标杆企业。

  3.智能制造培育工程

  重点推进好朋友科技、金力永磁三期和裕丰智能等人工智能、智能化改造、大数据分析应用等企业发展,打造一批升级版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生产线,培育一批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和服务平台。到2025年,打造智能制造标杆企业5家。

  第三章 优化完善现代服务业

  积极加快发展高端化、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和高品质、多元化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扩容提质。强化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扶持,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努力构建“一轴两核三园四中心”现代服务业新格局。

  第一节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促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企业与制造企业从设计、生产到营销的全业务流程融合,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大力发展新兴金融业态、研发设计、检测认证、知识产权、技术转移、职业培训、品牌品质、节能环保、评估监测、审计咨询、租赁商务等制造业服务业。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创新小微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推动建设普惠金融服务智慧平台。规范发展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新型金融机构,支持金融中介机构加快发展。大力推广普惠金融。引导企业有效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积极开展供应链金融、科技金融等业态创新。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提升物流业智慧化、科技化、专业化水平,培育壮大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和产业聚集区。加快推进综合物流园、赣州空港高铁产业园建设,加快发展智慧物流,补齐冷链物流短板,布局综合性应急物流设施,推动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效融合。

  推进跨境电商试验区建设。依托赣州综合保税区,加快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积极引进或鼓励企业创建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加快发展工业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社交电商等电商业态,打造一批品质跨境电商、品牌电商,推进电商市场的长效发展。

  发展服务外包。加快发展工业设计研发、工业软件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等服务外包产业,拓展高端服务外包市场,扩大高技术、高附加值服务外包业务规模,积极打造赣州服务外包示范区。

  大力发展人力资本服务、现代供应链、检验检测认证、商务咨询、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服务业,培育发展科技咨询、创业投资、创业孵化等专业机构,健全生产性服务业体系。

  第二节 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

  运用现代服务理念、经营模式和先进技术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产品和业态创新,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提升商贸服务水平。完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优化商业网点布局,依托“城市之眼”建设,培育和打造优质城市商圈。大力发展首店经济、新零售、标准化物业、高品质养老服务、特色绿色餐饮、夜间经济、线上线下融合、嵌入式陪护等新型服务业态。鼓励传统服务企业转变思维、更新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分区域分阶段布局商贸综合体、专业市场、特色商业街,持续完善社区商贸。

  加快推进迎宾大道更新改造,打造泛赣南区域现代商务大道。完善汉字文化主题公园设施,加快建设汉字文化展览展示中心建设。

  发展特色旅游。推进“工业+旅游”和城乡农旅发展,加快北部重大农旅项目建设,打造市民休闲娱乐后花园。

  推进家政等综合性服务业的发展。积极发展健康、养老、健身休闲、家政服务等产业,健全城乡居民家政服务体系,规范发展社区服务、育幼托幼、病患陪护等服务,鼓励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积极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家政服务新业态,推进家政服务业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推动物业服务、法律服务、体育服务、教育培训、房地产等其他生活性服务业协同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的消费需求。

  专栏8 现代服务业扩容提质工程

  1.现代金融

  推进数字金融产业园、区块链技术产业园建设,组建欧潭金融研究院。

  2.现代物流

  推进赣州空港高铁产业园等物流园区建设,加快万吉智慧供应链产业园、顺丰创新产业园、传化综合物流园等物流项目建设,加快物流龙头企业培育。到2025年,培育5A级物流企业1家,4A级物流企业3家。

  3.电子商务

  加快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加快引进一批电商重点项目,实施一批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项目,建成一批电商直播及兴农扶贫示范基地。到2025年,网络零售额突破30亿元。

  4、商贸服务

  推进嘉福万达广场、星洲润达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规划建设特色商业街区,实施市场提升改造工程。到2025年,力争城市综合体达5个以上。

  四篇 加快深层次市场化改革

  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逐步建立健全现代化市场监管机制、运营体制,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营造“四最”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

  第一章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

  第一节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断壮大市场主体,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实施国资国企改革创新行动,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健全区属国有企业市场化运营机制,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续深入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活动,全面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深入实施非公经济上台阶行动。完善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制度,打造惠企政策“直通车”。

  第二节 提升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

  促进要素市场配置,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加快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市场体系建设,提升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完善要素市场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加强工业用地管理,推行供地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管理机制,引导发展质量和效益较差的企业转型升级或退出用地,完善“标准地”制度,开展“零增地”技术改造。做大做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设立劳务市场或零工市场,建设人力资源数据资源库;组织开展劳动技能竞赛,推进高水平技工人才培育。

  第三节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实施信用惠民便企“信易+”工程,提高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信用体系制度化建设,加强和创新信用监管,提升信用建设依法依规水平,形成信用监管闭环。加强消费领域信用信息采集和发布,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价体系,通过信用约束,规范市场行为,优化消费环境。适应线上消费不断扩大的现实需要,加强线上平台管理,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第二章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的落地实施,持续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性作用。

  第一节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突出科技创新、工业倍增升级、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六大主攻方向”,加快实施“两新一重”等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重点项目的落地实施,推动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结构持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实施一批战略性、区域性、引领性的重大工程,突出重点产业链,招引一批大体量、高技术、高产出的头部企业项目,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的龙头带动作用,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加强与大项目合作配套,推动传统产业调整优化升级。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库,动态完善在建、新开、储备“三个清单”,形成在建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梯度滚动发展格局。

  第二节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多渠道、全领域扩大有效投资,推动投资规模持续增长、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和撬动作用,用足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推进园区和乡镇补短板、强弱项建设。规范政府投资决策,建立政府投资正面清单,加强政府投资全流程监管、全方位监控,强化政府投资绩效评估。完善鼓励社会投资政策体系,激发社会投资活力,持续扩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信息产业投资。引导和鼓励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引导社会投资参与“两新一重”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第三节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完善投融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民间投资准入、审批、事中事后监管、信用约束等机制,营造权力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竞争平等、宽松便利有序和充满生机活力的投资环境。推进投资审批提质增效改革,加快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六多合一”,全面推广投资项目“容缺审批+承诺制”办理模式,不断完善政府投资管理体制,加快完善“赣州通”开发区分厅功能,持续扩大政务服务事项线上办理比例,增强政府投资引导和带动作用。

  专栏9 重大项目推进行动

  1.重点项目六大会战

  到2025年,实施工业、农业、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新基建、公共服务项目大会战,滚动推进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00个以上,力争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

  2.重大项目引进工程

  到2025年,引进2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0个以上,总投资5500亿元以上。其中,引进总投资超百亿元项目25个以上,引进总投资超50亿元项目50个以上。

  第三章 构建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撑

  不断完善现代金融的体制机制,利用“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打造科技金融,赋能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第一节 构建现代金融体制机制

  加强金融改革创新,推进三大金融创新平台建设。高标准建设“两园一院” ,整合科技担保、科技质押、科技保险、科技信贷等科技金融服务资源,为科技企业、研发机构提供融资服务。提升金融业务咨询、顾问服务能力,加快金融创新人才培养。积极引进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分支机构,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融资担保、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类金融机构,不断丰富金融业态。

  第二节 金融赋能实体经济

  进一步做强做大区属国有企业,提升主体信用等级。组建若干支重大产业发展基金,探索建立重大项目国有资本进入退出通道。推动融资模式创新,多渠道筹集园区建设发展基金。加快推进供应链金融服务,缓解企业上下游账期压力,增强重大项目引进能力。推动科技金融发展,推进设立发展种子基金和科技孵化基金,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科技信贷通、高企信贷通等科技金融创新产品。

  第三节 拓展金融服务模式

  大力推广普惠金融。鼓励和引导银行为企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继续开展好主导产业信贷通、财园信贷通、小微信贷通、创业信贷通、科贷通、创业担保贷、农村产业振兴信贷通等政策型普惠金融业务。运用应急转贷周转资金池,缓解企业资金难题。积极引进各类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并形成有效聚集。以资本市场为纽带,深入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引导企业有效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大力实施企业股份制改造,指导区内上市后备企业加快完成股改。

  第四节 做活做强做大投融资平台

  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完善治理体系,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做强做优做大赣州建控集团、区工发集团、赣州保税实业集团三大投融资平台。积极拓宽园区建设融资渠道,提高赣州建控集团、区工发集团、赣州保税实业集团企业信用评级,鼓励三大投融资平台通过发行绿色债券、海外债券等债券和利用海外主权基金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增强金融对园区开发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三大投融资平台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不断优化赣州建控集团产业结构和资本结构,加快向园区综合服务运营商转型;加快区工发集团产业基金发展,加速构建重大项目产业基金“1+N”基金生态体系;探索建设赣州保税实业集团海外仓(工业园),拓宽经济新增长点和跨境融资新渠道。

  专栏10 金融支撑计划

  1.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

  到2025年,实现全区上市企业数量倍增、实力倍增,完善股份制改造20家,境内外上市挂牌企业达25家,上市挂牌企业直接融资总量累计突破100亿元。

  2.金融支持创新行动

  高标准建设“两园一院”,到2025年,引进金融科技企业100家。

  3.金融创新平台能级提升行动

  进一步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做大做强做优区属国有企业。到2025年,赣州建控集团信用评级达到AAA,资产达到2000亿元,成功上市;区工发集团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信用评级AA级以上,资产增加100亿元,取得融资租赁牌照;赣州保税实业集团信用评级AA级以上,总资产突破100亿元。

  第四章 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深入推进经开区改革创新发展,促进产业倍增升级和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加快开发区提能、提质、提效。

  第一节 推进开发区综合性改革

  加快推进开发区综合性改革,创新开发区投资管理体制。深化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优化绩效考核机制,探索开展“以岗定酬”试点,不拘一格盘活干事队伍。深化建设运营体制改革,全面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推行“管委会+平台公司+产业基金”运营模式和“开发区+主题产业园”建设模式,增强产业聚集能力。完善全链审批赋权清单,全面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建立健全赋权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容错纠错制度体系,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试点示范。

  第二节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产业布局,完善治理体系,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党的建设,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推进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建立健全重大风险防控机制,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体制,提升企业运行效率。建立健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体制机制,探索设立风控委员会与投资决策委员会,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混合所有制产业基金。积极构建现代化企业制度,深化区属国有企业市场化选人用人改革,推进薪酬体制改革,健全职业经理人制度,保障经理层依法行权履职,建立完善员工持股制度等中长期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引进培养管理,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第三节 健全高效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开放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以实绩论英雄,按业绩比优劣,凭贡献排高低”,完善干部发现储备、培养锻炼、选拔使用和管理监督的全链条机制,开展“奔牛奖”“蜗牛奖”评选,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奖罚分明。注重在贯彻落实“三大战略”和“六大主攻方向”等工作一线发现、锤炼、选用干部,逐步打破干部任用身份、年龄和资历限制,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积极推进领导班子年轻化,使各级党政领导班子逐步形成由不同年龄层次干部组成的梯次结构。探索建立区管委会机关与区属国有企业的干部双向交流任职机制,加强干部关心关爱,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第五章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积极主动对标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在准入、成本、税费、融资、基础设施、产权保护、人力资源、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综合施策,形成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践行“有事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着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示范中心。

  第一节 推进政务服务改革

  从重事前审批转到重事中事后监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企业开办、工程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一窗办”改革。持续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划转更多事项至区行政审批局。推动政务服务“线上进一网、掌上进一厅、线下进一窗”,加快实现“一次不跑”“一网通办”“一链办理”,推进“数字政务”一体化提档升级,推行链上政务、智能审批、智慧服务。探索开展“告知承诺制”改革,推行“代办服务制”,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全面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优化政务服务。

  第二节 完善政策服务配套体系

  以政策效果评估为重点,建立对重大惠企政策开展事前、事后评估的长效机制,推进政策评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使政策更加科学精准、务实管用。依托“赣服通赣州分厅”,建立“惠企政策兑现平台”,探索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宣讲等各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企业按要求及时提交政策兑现申请。设立“惠企政策热线”,为企业解答好我区各项优惠政策的享受条件和办理流程。充分发挥挂点责任人代办作用,推行线上线下融合办理,打通惠企政策兑现“最后一公里”。

  第三节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破除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及隐形壁垒,健全投诉举报和处理回应制度,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探索建立由第三方机构对政策措施定期评估评价工作机制,提高依法决策水平。依托“不见面开标”模式,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流程,提高采购效率和透明度,保障民营企业和外地企业参与公平竞争。清理废除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类文件、各项规定、各类做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率。建立健全法治化营商环境联运机制,依法打击经济领域犯罪,协调解决经济纠纷。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重商、亲商、爱商、护商良好氛围。

  第四节 规范市场监管执法

  全面推行“互联网+监管”,建立各部门一体化市场监管系统,建立健全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动态管理机制。建立跨部门、跨领域“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执法机制,实现行政执法信息及时准确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严格规范文明执法,避免多头重复执法,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经营秩序。

  第五篇 推进内陆开放先行走前列

  深度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打好“苏区振兴牌”、“湾区对接牌”和“国外循环牌”,完善新能源科技城、电子信息产业园和赣州综保区三大产业承接平台,探索建立重大项目引进和建设新机制,加快构建内外并举、量质双高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第一章 促进经济循环

  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第一节 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

  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进一步串联关键环节,补齐薄弱环节,强化优势环节,着力做大产业规模、做优产业布局、做高产业能级、做强产业竞争力,为建设“一极两地四中心”提供坚实产业支撑。依托区位优势,密切产品和市场、资源和资本、制造和创造、基地和总部的对接,链条式集群式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积极融入大湾区支柱产业体系。发挥赣深高铁开通的交通优势,实施交通物流枢纽建设行动。加快构建全链条高效现代流通体系,完善流通网络基础设施,推进流通信息资源共享,提升流通体系运行效率。坚持质量强区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推行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全面提升制造质量、服务质量,成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排头兵。加快完善现代集疏运体系,进一步强化标准对接、信息交换、监管互认等建设,破除生产要素和商品服务流通障碍。

  第二节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对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依托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多层次口岸平台优势,扩大双向贸易和投资,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积极对接与国际市场规则相衔接的政策法规体系,推进内外贸相关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相衔接。优化外贸企业经营环境,培育壮大一批生产性出口企业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支持电子信息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跨国发展,探索在境外设立海外仓和营销网点,鼓励中小企业以联合体或出口代理等方式建立海外销售渠道,努力进入国际产业分工关键环节。举办参与多品系国际交易博览会,打造更多国际性、特色化经贸交流展会平台。

  专栏11 优质消费提升工程

  1.质量强区工程

  推进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每年组织评选主任质量奖。

  2.商标品牌培育工程

  到2025年,有效注册商标5000件以上,马德里商标注册50件以上。

  3.“放心消费在经开区”活动

  到2025年,我区创建2个放心消费示范商圈(街区)、30家以上消费示范店。

  第二章 推进开放合作载体建设

  拓展承接平台、优化承接环境,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力打造航空物流枢纽基地,全面深化区域交流合作,加快重大产业平台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完善园区基础设施

  加快推进赣州综合保税区、新能源科技城、电子信息产业园道路工程建设,实施赣州黄金机场互通工程、大广高速科技城互通等重大交通项目,打通道路“堵点”,拓展建设发展空间。完善教育、卫生、体育和商务服务设施,增强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和周边辐射影响力,提升宜居宜业环境。加速标准厂房、输变电工程、污水处理设施和排水排污管网、通讯、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弱项,增强产业承接和生产要素保障能力。

  第二节 建设区域性自贸中心

  推进“赣州航空港—综保区”港区一体化建设,发挥赣州综合保税区的功能优势,推动赣州综合保税区与赣州国际陆港、航空口岸、赣州空港高铁产业园和其他口岸平台实现资源整合、功能互补、联动提升。紧抓赣州黄金机场的航空货运场地试点机遇,规划建设自贸小镇、赣州空港高铁产业园,大力发展“网红直播+跨境电商+进出口及保税”、高铁货运和航空物流产业,建设集交通枢纽、商务办公、商业购物、文化娱乐、生态居住等功能多元复合的航空物流枢纽基地,建设区域性自贸中心。

  第三节 构建产业合作平台

  瞄准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制造产业集群和国际金融枢纽建设,打好“湾区对接牌”。继续推进与广州开发区的合作,深化两地国企合作。加强与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对接,积极引进一批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产业项目,推动合作共建产业集聚区(工业飞地)、创新孵化园(科创飞地),积极承接新兴产业转移和布局,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产业协作区,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的标志性工程和先行示范平台。继续实施标准厂房“梧桐树”升级计划,以5G+智慧园区为抓手,统筹建设覆盖标准厂房园区资源的“梧桐云”,打通信息在各部门的交流瓶颈,为园区精准招商、精准建设、精准服务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提高建设标准,完善员工住宿、餐饮、商业、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逐步实现“零地招商”,健全标准厂房管理体制机制,提升管理水平。

  专栏12 产业承接能力提升行动

  1.产业平台提升工程

  加快推进赣州综合保税区、新能源科技城、电子信息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三大产业平台建成区面积达到64平方公里。到2025年,赣州综保区一线外贸进出口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长达25%以上,外贸增速居全省前列。

  2.自贸小镇建设工程

  到2025年,自贸小镇建成投入运营,总建筑面积24万m2,形成集“商业、商务、文化、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功能聚集区。

  3.工业标准厂房“梧桐树”计划

  到2025年,建成产业科技园50个以上,标准厂房总面积达2000万m2。

  第三章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巩固外贸稳中向好势头,完善开放结构布局和体制机制,进一步拓展开放范围和层次,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推进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赣州片区建设的先锋。

  第一节 深化外资、外贸、外经融合发展

  坚持主动出击、高位推动,不断拓展国内终端消费市场,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高层次、高水平推动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进一步扩大开放、做好引进和利用外资的工作,坚持引资与引智相结合,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创新机制、现代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创新外资利用方式,鼓励以增资扩股、跨国并购、股权融资、债券融资、风险投资、融资租赁等多渠道利用外资,支持外资企业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外贸外经相互促进、引资引技引智紧密结合,实现更高水平“引进来”和“走出去”。

  第二节 坚持招大引强战略

  围绕“2+N”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深入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海西经济区”等国家重大战略,建立健全与广州、深圳、上海、厦门等地长效合作机制,积极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加强产业协作配套,着力补链强链延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文化、体育、旅游等交流合作。加快推进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赣州产业园建设,主动与台湾地区和大陆地区优质台企对接,积极引进台商投资项目。坚持重大项目优先战略,紧盯“2+N”产业国内头部企业,开展招大引强攻坚行动,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开展精准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以才招商,抽调精干干部组建追梦办,聘请专业咨询机构和招商顾问,打造社会化招商盟军队伍。深入实施“三请三回”和“三企入赣”行动,探索资本注入式招商、社会化资源招商模式,创新战略性重大项目引进机制。

  第三节 加强重点产业研究

  组建产业经济研究院,深度分析“2+N”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强化国家和省产业政策研究,确定招商“路线图”和目标企业,在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产业规划、空间布局等方面开展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组织新兴产业发展、重点行业和企业培育、传统行业提升转型等重大课题研究,促进重点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建立健全项目引进评价机制和用地会审制度,设立招商专业咨询机构和顾问团队,强化项目技术、经济效益、发展前景评估和投资人信用审查,提升招商项目质量和水平。

  第四节 着力推动贸易创新发展

  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开展资源、技术等合作,推动“一带一路”进境粮谷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主动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着力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推进进出口优化升级,推动出口加工贸易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优化进口结构,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重要资源进口,建设进口商品促进中心和分销中心。加快培育生产型出口企业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扩大自营出口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规模,扩大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完善开放型经济格局,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提高引进来水平,加快走出去步伐,培育国际经贸合作竞争新优势。

  专栏13 开放能力提升行动

  1.外资外贸提升计划

  到2025年,进出口总额260亿元,出口总额2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2亿美元,占全市比重分别达30%、30%、20%。

  2.产业政策研究支持计划

  到2025年,围绕2+N现代产业体系,建立组建产业经济研究院,开展重大课题研究20项,建立招商顾问团队5个。

  3.通关保税工程

  重点推进进境粮谷指定监管场地、赣州空港高铁产业园、中国(赣州)跨境电商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实现保税货物高效快捷通关和转运。

  第四章 推进新时代苏区振兴发展

  抢抓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用足用好国家特殊政策,全面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振兴发展动能,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全面落实新时代苏区振兴发展政策

  牢牢把握国务院出台《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契机,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全面推动国家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各项政策落实,将政策优势高质量转化为发展优势。配合市级层面做好争取国家出台支持赣州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工作,重点争取一批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政策、平台、项目纳入到方案中。深入推动执行西部大开发、财税、投资、金融、人才等重大政策持续实施。

  第二节 创新落实对口支援政策

  加强对接汇报,以实施新一轮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工作方案为契机,争取明确有关中央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企业对口支援我区,争取对口支援挂职干部到我区挂职。加强与有关中央国家机关和对口支援高校的沟通衔接,继续做好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对口支援我区工作,争取出台新一轮对口支援实施意见。全力争取沿海发达城市与赣州经开区建立对口合作机制。争取国内一流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合作共建医联体,争取部属院校及其附属中学到赣州经开区设立分校或开展对口支援、合作办学,争取一批教育、养老、卫生等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

  第三节 大力争取政策项目支持

  注重内外兼修,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继续深挖政策红利,进一步细化落实举措,确保支持政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抓好北上常态化对接工作机制落实,持续加大“北上”对接力度,争取更多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专项债等资金支持,引进更多头部央企入驻我区,完善各产业发展平台。深入贯彻落实部际联席会议、省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工作推进会和市有关工作会议精神,推动研究协调事项全面落地落实。研究谋划一批需国家、省级层面支持的重大事项,争取纳入国家部委新一轮配套政策文件,并列入部际联席会、省支持苏区振兴发展工作推进会协调解决。

  第六篇 推动产城深度互融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产城融合一体化建设,积极融入赣州市中心城区五区一体化建设。优化开发区城市化空间布局和形态,提升产城融合发展水平,提升与大湾区互联互通的基础层级,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城市功能,建设高品质生活新中心。

  第一章 推进提升城市品质

  强化规划引领,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第一节 完善城市功能建设

  以城市品质新提升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市中心城区五区一体化建设,以“生态宜居城市核心区”为目标,加快完善园区的城市化功能。加强城市空间统筹,不断提升综合承载力。全面推进城市综合设计,建好园区标志性地段、景观、建筑,利用城市商业综合体发展潜力,全面推动“城市之眼”——嘉福万达广场和星洲润达城市综合体建设,打造集商业、居住、商务、娱乐、教育、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全市规模最大、业态最全、人气最旺的商业综合体;大力推进迎宾大道两侧城市更新,全力打造蟠龙核心区,提升经开区的整体城市形象和吸引力。

  深入开展城市功能品质提升行动,高品位打造宜居、宜业、智慧、绿色、人文的新型城市核心区,注重战略留白,为园区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应对重大公共安全问题预留空间。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生态后业态、先配套后居住,加快打造一批公园、绿地、水系等,配合市级推进百里滨江生态绿廊建设,规划建设小型图书馆、阅览室、美术馆、城市市民驿站等文化服务设施,稳步推进综合管廊建设和闲置土地绿化工程,常态化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建设,优化人居环境。

  完善城市公交线路设置及班次安排,高标准建设一批步行、自行车等慢速出行车道。规划建设一批公共停车场、停车楼,探索建立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工作日停车场对外开放制度,缓解停车难题。

  加快推进城市功能更新,优化居住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局,完善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功能。加快返迁小区和标准厂房聚集区配套设施建设,推进中心城区五区一体化以及民生工程项目,提升核心区配套能力,打造10分钟便民生活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第二节 打造产城深度融合新样板

  以重点片区建设拓展城市产业集聚发展空间,以产兴城、以城聚人,提升城市能级,提高园区在中心城区五区一体化的首位度。全面落实产城融合发展理念,推进“一眼两镇两园”建设,对接区域资源,强化中心片区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和产业集聚优势,进一步集聚人才、企业、创新平台、高端配套等功能要素,提高城区服务质量,构建集商务服务、商贸流通、科技金融、文体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新中心。统筹推进园区和城镇布局和建设,推动我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构建“大园区+小城市”公共服务网络,有序推进扩区调区升级和整合,打造产城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样板。

  第三节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推动构建城乡共融、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全员覆盖、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因地制宜探索城乡产业融合形式,推动城市制造业产业链与乡村农业产业链融合,促进城乡生产与消费多层次对接。

  专栏14 城市品质提升计划

  1.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工程

  加快实施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设施项目,到2025年,新建公园5个,公共停车场7个,污水管网150公里,农贸市场6个。

  2.未来小区建设工程

  到2025年,建成10个以上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和治理等场景为内容的未来小区。

  第二章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新老基建双擎驱动、协同发展。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推进传统基础设施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构建数字转型、智能升级服务支撑体系,完善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安全高效现代能源、水网体系,全力实施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布局。

  第一节 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抢抓“新基建”发展机遇,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构建数字转型、智能升级的服务支撑体系,形成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完备、融合基础设施广泛赋能、创新基础设施驱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加快5G基站、机房及传输设备等建设,实现园区和乡镇等5G网络全覆盖;大力推进网络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和共建共享,推动高速光纤宽带网络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网络IPv6升级改造;加速构建窄带物联网(NB-IoT)网络基础设施体系,探索第六代移动通信、量子通信等新型网络建设,促进网络升级,为我区数字经济提供有力支撑。丰富拓展特色智能应用场景。统筹推进5G网络、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实现移动网络覆盖,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一批综合性、专业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国家或省级“5G+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增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等网络基础资源支撑能力。

  积极推广5G商用,发展 5G+4K 高清视频、5G+智能物流等,大力推动交通旅游、教育医疗、公共安全、社区治理等应用场景模式创新,持续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能源、市政等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开展自动驾驶、车路协同试点,创建省级车联网先导区。推进智慧能源建设,推动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等新模式,完善智慧绿色充电网,积极融入市域城际快充网络,积极建成智能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充电设施生态体系。超前部署重大科技、战略性科教和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加快搭建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公共创新服务载体,设立创新中心,鼓励本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设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高地。

  专栏15 新基建重点工程

  1.5G信息网络

  重点推进中国移动5G网络、中国电信联通共建共享5G网络、中国铁塔5G网络基站及室内分布系统等项目建设,到2025年,实现5G网络全覆盖。

  2.智慧交通

  依托新能源科技城及新能源小镇建设,推进汽车、城市道路及附属设施智能化升级工程,探索提升“人、车、路、云”融合协同能力。

  3.智慧城市

  加快智慧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推动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到2025年,建成地下综合管廊4公里。

  第二节 完善交通运输体系

  依托区位优势,完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构建陆路运输大通道,推进“五区一体化”交通设施建设,着力打造“两桥十二路”,进一步贯通城区交通路网。配合市级做好黄金机场三期改扩建,建设国际航空口岸和有影响力的国际机场。配合市级推进赣深高铁、长赣铁路及创业路(高架段)、东江源大道快速路北延等项目建设和开展赣郴铁路前期研究工作,提升对外互联互通能力。加快建设乡镇“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全区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建设,实施北部旅游公路和行政村双车道工程,提升农村路网通达水平和通行能力。加快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完善物流体系建设,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

  第三节 持续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完善能源基础设施,促进多能互补协调发展,提升综合保障能力。新建改造一批220KV、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加大园区输配电网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力度,构建布局合理、坚强可靠的供用电体系。推进园区和乡镇天然气管网建设,完善天然气应急储备设施和加油站建设,优化加油站和油库规划布局,提升储气能力和成品油供应保障能力。稳步推进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高清洁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比重,加快新能源微电网建设,形成发储用一体化局域清洁供能系统,建立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的清洁高效用能长效机制。

  第四节 构建现代化水网体系

  统筹城乡供水事业发展,切实抓好农村规模化供水工作,不断提高供水建设、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尽快形成覆盖全区的现代化水网体系。加快章江南岸、区域内上犹江两岸防洪工程绿道建设,提升防洪能力。着力巩固提升江河防洪减灾能力,建成城乡一体化工程体系,推进污水处理、饮水安全等水环境治理工程,加快水生态建设、水生态修复、江河湖水系连通及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实施水利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工程,健全完善统一的监测预报平台,加强水质监测,全面提升防汛抗旱日常监管能力。

  专栏16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

  1.城市道路建设工程

  重点推进厦蓉高速公路赣州黄金机场互通工程、大广高速科技城互通、飞翔大道(木塘路-朝阳路)项目、赣康路项目、滨江南路(华坚南路—黄金大道)项目、横江大道(西田大道-秋山路、泉岗路-忠妙大道)项目、城西大道(三江段)项目、车都大道(唐凤大道-城西大道)项目、客家大道(三江段)项目、三江大桥及连接线项目、叶山大道(横江大道-桑梓路)等。

  2.交通改造工程

  重点推进赣州黄金机场通用机坪项目、农村公路“白改黑”工程项目、北部旅游公路项目建设。

  3.客运枢纽建设工程

  重点推进赣州高铁新区客运枢纽项目、赣州汽车南站改扩建项目、公交枢纽站项目等客运枢纽建设。

  4.能源工程

  重点实施社前220KV输变电工程、三江220KV输变电工程、蛤湖110KV输变电工程、凤岗110KV输变电工程,扩容改造湖边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推进农村低压配电网改造工程。推进标准厂房光伏发电项目、深燃工业三路储备站项目等能源项目建设。

  5.现代水网体系建设工程

  重点推进智慧水务+水处理设备项目、雨污管网提升改造项目,到2025年,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管网全覆盖、雨污全分流”。

  第七篇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发展。

  第一章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落实国家脱贫攻坚过渡期要求,构建新型治贫机制,强化产业就业支撑,提升基层治理贫困能力,保持政策总体稳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平稳过渡。

  第一节 保持现有政策总体稳定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5年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落实财政支持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接续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建立动态管理和反向约束机制。聚焦农村低收入人口,落实产业就业、医疗保障、兜底保障、教育资助、智志双扶、社会帮扶等扶持措施,坚持因循施策、分类帮扶、精准治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机制,防止致贫返贫。

  第二节 强化产业就业支撑

  实施扶贫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产业基地及带头人,探索行之有效的利益联结模式,不断提高农户经营性收入占比。加大产业扶贫投入,提升农业产业保险、防贫等有效机制,推动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大就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群众就业创业能力。实施积极就业帮扶政策,提高组织化程度,强化就业动态监测,帮扶相对贫困对象稳岗增收。加大消费帮扶力度,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第三节 提升基层防贫能力

  强化制度执行力,有力释放治理贫困各项政策效能。全面加强乡村两级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支部建设为基点,以产业发展为支点,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更好发挥推进防贫致富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管好用好各类扶贫资产,探索建立财政扶持产业项目投入折股制度,成立乡村两级农村“三资”扶贫管理公司。积极引导和凝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济困,协同推进城镇扶弱助困工作。推进乡村依法治理,构建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打造乡村善治“赣州经开区样板”。

  第二章 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全面落实特色农业产业行动方案,大力实施“一带、一园、一品、两地”的“3+2”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差异化发展蔬菜、水产、脐橙、农旅等农业产业。

  第一节 打造现代数字农业

  推进传统农业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鼓励引导采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对农产品的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事生产过程、质量检测、加工储运等质量安全关键环节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农产品的全程可追溯。推进传统农业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实施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发展农业精细技术,推动精细播种、精细施肥、精细洒药、精细灌溉,建设一批农业互联网示范基地。

  探索建立农业产业双创园或孵化基地,引入裕丰智能等科技型农业企业入园孵化,提高科技化智能化应用水平;大力开展乡村数字农业知识教育,全面提升农民数字农业意识,培育与时俱进的农村数字经济人才。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

  第二节 创建农业发展新模式

  提高土地利用水平,推进小型农场建设,发展进口瓜果、花卉种植,养鸡场、渔场、豆芽农场和菜园等,探索推进“市民农园”“城郊定制化农田”“儿童农业游乐园”“农耕文化体验园”等农业新业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支持具有一定规模、知名度和产业基础的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创新营销模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第三节 加快产业深度融合

  推进农业与食品加工业、文化旅游业、康养服务业、信息化产业等高度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构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体系。推进赣南客家美食街建设,推出一批本地食材独特烹饪的名菜,提升农产品价值链,提高加工深度及高端产品、终端产品比重,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按照“小农村、大旅游”的思路,推动北部农旅项目台湾部落申报国家4A级景区、五彩城申报省级4A级乡村旅游点,推进共享农庄、生态休闲农业园等一批农旅项目建设,高标准打造北部农旅产业园,把凤岗北部打造成赣州市民休闲娱乐的后花园,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

  专栏17 现代农业提升行动

  1.农业产业培育工程

  大力发展蔬菜、水产等农业产业,到2025年,力争农业产业产值达到7.65亿元以上,蔬菜总播种面积达0.6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0.2万亩,产值达1.5亿元以上;水产产值达4.3亿元以上。

  2.产业融合示范工程

  到2025年,打造市民农园1个,建设农旅项目3项,打造农旅产业园1个。

  3.农产品深加工工程

  支持东坚米业、穗丰食品、齐云山油茶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到2025年,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加工型龙头企业10个;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5%,产值达100亿元。

  第三章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科学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协调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分类推进村庄建设,加快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

  第一节 全面提升乡镇功能品质

  完善乡村基础建设,配套优化公共服务,全面改善乡村发展条件和生产条件。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总体要求,科学有序推进乡镇建设三年行动,完善圩镇道路、排水、水电、公交、污水处理、燃气、通讯、照明、绿化等基础设施。加快农贸市场、公共停车场、休闲公园、教育、卫生和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完善加油站、充电桩、银行网点、快递等服务功能。加快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对凤岗、湖边、科技城管理处三地农村安全饮水管网进行延伸,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实施新一轮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高农村电网可靠率。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推进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建设,改造提升村卫生室,引进和培养农村市场化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全面提高乡村公共服务水平。

  第二节 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社会风气,建设美丽乡村。纵深推进村庄整治和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健全乡村环境常态化长效管护机制。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加强乡村特色风貌保护与传承,实施赣南民居风格改造工程。提高乡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推进“美丽庭院”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动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废水回收利用。

  专栏18 乡村建设行动

  1.农村基础设施示范工程

  重点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农业灌溉排灌综合系统、城镇防洪工程唐江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饮用水安全)、三江乡水患灾害综合治理等项目。

  2.“七改三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全面推进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塘、改沟、改环境,完善电力、广电、电信宽带网络。到2025年,动力电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广电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光纤网络行政村覆盖率达100%,自然村覆盖率达95%,行政村5G网络覆盖率达100%。

  3.“8+4”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工程

  全面完善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卫生室、便民超市、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场所、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公厕及小学、幼儿园、金融服务网点、公交站。到2025年,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村占比达100%,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受益农户覆盖面达72%以上。

  第四章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第一节 坚持农村土地改革助力发展

  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巩固和完善农村承包地确权成果,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管理服务。利用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落实所有权、保护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及争议解决机制,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

  第二节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加快农村集体资产确权登记,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确实维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成员能力。创新村级集体经济运作体制机制,完善村级股份经济合作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抵押融资,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有效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积极争取省级和市级财政扶持资金,坚持以项目为带动,主动融入特色产业发展,积极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要素和激发农民劳动力活力。指导利用好村级留用地,以资产租赁型、资金入股型、资源发展型、主体带动型和三产服务型等经营模式,通过自主开发、合资合作等方式,兴建标准厂房、写字楼等物业项目,拓展村级留用地发展路径,不断发展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

  第三节 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结合扩权强镇和行政执法机构改革,依法依规下放乡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实行乡镇建设管理联合执法。根据项目建设的性质、类型、规模和内容要求,进一步优化乡镇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简化乡镇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和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乡村两级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健全工作体系、夯实工作基础、创新工作方式、加大保障力度,推动农村基层党建水平持续提升,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充分发挥群众智慧,调动群众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健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

  第四节 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推动乡村移风易俗,从理念转变、内容创新、制度完善、亮点打造等层面不断探索。发挥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提升服务效能。培育文明乡风,全面宣传贯彻《赣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用好道德红黑榜,大力挖掘身边好人典型,推动道德习惯养成,提升道德素养。推进诚信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持续整治农村婚丧喜事大操大办、互相攀比、天价彩礼、薄养厚葬等不良风气,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形成新风尚。

  第八篇 打造绿色生态之城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对标美丽中国建设要求,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以更高标准建设国家级绿色园区。

  第一章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和净土保卫战,保持生态环境水平处于全市前列。

  第一节 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

  高标准打好蓝天保卫战,全面推进“五气”同治。强化科技手段应用,联合第三方环保管家深入开展大气源解析和污染源排查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抓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做好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加强新型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加绿化面积,加大空气净化技术的开发,探索建设大气环境智能监测监控网络,实现对环境污染事件进行预警溯源,全方位巩固提升环境空气质量。坚持“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总要求,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的原则,以PM2.5和03协同控制为主线,协同推进其他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控制。

  第二节 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深入开展“清河行动”,加强江河源头保护和江河综合整治,稳步推进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严格执行河道清淤修复、污水截流、湿地生态系统建设、水体生态修复、入河排污口整治等工程,对上犹江、章江及支流水质低于III类标准的河流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开展雨污管网专项整治,提升污水收集率。加快园区污水管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环保设施短板。完善工业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建设,实现工业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控设备安装率、联网率均达100%。建立现代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丰富应急水源或备用水源,确保市民饮水安全。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范围中的行政村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解决农村黑臭水体等突出问题。

  第三节 全力打好净土保卫战

  开展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试点,实施污染地块源头防控、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全力开展土壤污染调查,加快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网络,提升污染调查和治理整改进度。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推进污染土壤修复治理,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白色污染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重视新污染物治理。实施建筑用地准入管理,开展重点地区企业污染耕地风险排查整治,建立污染地块动态清单和联动监管机制。构建城乡污水垃圾、工业废水、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和检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推进环境基础设施网络向镇村延伸覆盖。

  专栏19 污染防治重大工程

  1.蓝天工程

  重点推进大气环境智能监测监控预警溯源等项目,推动有色冶金、生物制药、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达标排放,城市PM2.5浓度、优良天数比例优于省、市考核目标值。

  2.碧水工程

  重点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等项目,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入河排污口整治与规范化建设,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均下降8%。

  3.净土工程

  到2025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以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

  4.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建设

  建设乡镇自动空气监测站4个、颗粒物组分自动监测站和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测站1个。

  第二章 高标准建设国家级绿色园区

  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打造高标准的国家级绿色园区,推进工业园区产业耦合,实现近零排放。

  第一节 全面提升园区绿色化水平

  以园区绿色化建设和改造为核心,综合利用投资、项目、技术、标准、金融、税收、信息公开等手段,充分发挥市场化手段和第三方机构的作用,将绿色化贯穿于园区规划、空间布局、产业准入、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能源利用、污染物控制、运行管理等环节,推动园区发展的绿色化、服务化和高端化,全面提升园区的绿色化水平。

  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园区产业绿色化布局,严控园区开发边界。改善园区土地利用效率,实施产业集群化、模块化发展战略。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和评估工作。提高园区天然气和太阳能的利用比例,建设绿色智能综合性能源供应站。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和能源“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推进重大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产业化发展和推广应用,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支持老工业企业实施生态绿化改造,实施能效“领跑者”行动。推进绿色化改造,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生产,培育节能环保产业,培育发展生态经济。推进低碳化发展,严控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投入产出低的行业企业发展,降低碳排放强度。

  第二节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建立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产业集群。加快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突破一批绿色制造设计、末端治理、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核心技术,培育一批绿色技术创新企业,打造具有示范作用的绿色标杆企业。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标准化体系,积极培育绿色技术创新企业,形成一批绿色技术。构建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可追溯的绿色农产品标准化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交易体系,探索多元生态产品实现路径,深化绿色金融改革,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探索“生态+”工业、农业、服务业深度融合模式。

  第三节 建立健全绿色园区体制机制

  积极开展碳排放达峰行动,促进低碳生产、低碳建筑、低碳生活,推进碳达峰和空气质量达标协同管理。深入实施节约型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建筑等绿色园区建设行动,以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绿色制造园区为目标导向,严控项目引进环保关,严禁高污染高排放新增产能,强化企业污染控制。积极引入绿色节能环保产业高端人才,强化绿色园区建设人才保障。

  完善绿色发展机制,进一步加强园区绿色标准机制建设,建立园区绿色发展标准化管理制度,鼓励园区内企业牵头或参与制定绿色制造标准,建立绿色园区的统计监测制度,加强数据收集、统计和监测。建立部门间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绿色园区创建工作的监督管理,实施定期监督与检查,落实绿色园区建设各项任务。

  第四节 倡导绿色生活消费方式

  推动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深入实施节约型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建筑等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健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培训机制,鼓励引导购买和使用绿色产品,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方式。

  专栏20 绿色园区建设行动

  1.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到2025年,培育绿色工厂5家。

  2.生活碳排放达峰行动

  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推进低碳社区、低碳商业、低碳旅游、低碳企业试点,到2025年,节约型机关达80%,绿色学校达70%、绿色社区达70%、绿色家庭达90%以上,绿色商场达60%以上,绿色出行达85%以上。

  3.垃圾分类行动

  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实现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在居民区、公共场所设置垃圾分类设施。

  第三章 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治理体系不断发展、更加完善,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强化制度保障和约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一节 强化自然生态空间管控

  加大对自然生态空间管控力度,严格执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科学合理、可持续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深化生态综合执法模式,建立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和联动机制,落实生态环境督察制度。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全面实施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实现所有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全面实施国土空间监测预警和绩效考核机制,推动重点功能区规划、专项规划有机融合,加快实现“多规合一”。

  第二节 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完善地上地下、陆水统筹、有效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提升生态环境管理。建立健全环境治理的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落实各类主体责任,提高市场主体和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严格落实“谁污染、谁付费”政策导向,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第三方治理”等机制。强化规划管控,建设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升级版,坚持河湖同治、水陆共治,持续加强水资源保护,切实抓好河湖专项整治,大力开展河湖水域保护、流域生态修复、生态文化建设,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

  第三节 落实生态环保责任制度

  健全生态环境治理领导责任体系,全面推行生态环保“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强化生态环保责任规定、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环保执纪问责等制度执行力度。健全环境治理企业责任体系,依法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排污行为的监督检查,坚决杜绝治理效果和监测数据造假。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充分发挥“12369”环保举报热线作用。加快完善环保信用评价、环保信息强制性披露等制度,建立生态环境领域失信企业和人员联合惩戒机制。

  第九篇 增进社会民生福祉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扩大民生投入,积极办好民生实事,加快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统筹推进就业、教育、卫生健康、公共文化体育以及社会保障等发展,提高人民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建立适应不同收入阶层、满足多样化服务要求的健康保障体系,增进社会民生福祉,建设平安和谐家园。

  第一章 提升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坚持就业就是民生之本,积极应对结构性就业矛盾,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构筑高质量发展的民生根本和社会稳定基石。

  第一节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

  进一步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全面清理取消对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引导零工经济、小店经济、夜间经济等新就业形态规范发展。大力培育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促进产业经济与人力资源的互动发展。加大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及相对贫困劳动力、农民工、退役军人、失业人员、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度,积极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着力帮扶困难家庭、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

  第二节 构建终身职业培训体系

  注重缓解结构性的就业矛盾,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健全覆盖城乡的全方位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公共实训基地等作用,加强职工和农民培训教育,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健全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广泛开展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技能培训。落实企业稳岗扶持政策,完善欠薪治理长效机制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探索建立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加强就业形势分析监测,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风险预警机制。

  第三节 优化收入分配格局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强化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完善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的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拓宽农民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等收入渠道。以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能型劳动者、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发挥慈善等第三次分配作用。

  专栏21 就业促进工程

  1.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帮扶工程

  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金秋招聘月”“校园招聘进园区”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重点保障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

  2.终身职业培训工程

  到2025年,累计补贴技能培训3万人次。

  3.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升工程

  实施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康养职业技能培训、技能劳动者培养行动,到2025年,建设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家、省级职业技能竞赛集训基地2家,职业技能培训总规模5万人次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比达35%。

  4.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活动

  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加快村(社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到2025年,新增创业担保贷款1.5亿元以上,培育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行业龙头企业和知名机构5家。

  第二章 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发展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围绕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人口集聚新要求,切实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推进教育事业向优质化、均衡化、多样化、信息化发展。

  第一节 推进基础教育公平高质量发展

  推进城区优质教学资源向乡村学校辐射,形成城乡教育协同发展的格局,推动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缩小城乡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差距,提高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优化乡村学校布局,加强小规模学校、寄宿制学校建设,积极开展城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手拉手帮扶工作,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作用。着力办好公办义务教育,持续推进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推进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配备等方面全面达标,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

  第二节 推进学前教育扩容提质

  全面建成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覆盖城乡、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中小学闲置校舍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改建、创办公办幼儿园。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标准、补助标准和扶持政策,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规范发展,提供普惠性服务。完善学前教育资助政策体系,落实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儿童享受学前教育服务。

  第三节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提高普通高中办学水平,扩大优质高中的资源总量。适应新高考改革,大力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全面实行以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为主要依据的学生评价模式;培育一批课程有特色、教学改革有亮点、人才培养有创新、教学质量有保障的优质高中。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加快职教园区建设,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产教新城。支持发展特殊教育、专门教育,逐步实行残疾学生高中义务阶段免费教育。补齐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短板,完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和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体系。

  第四节 完善教育现代化保障

  建设适应文化知识、职业技能、生涯指导等教育教学需要的师资队伍,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学生心理、学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确定职业目标和个人发展规划。健全适应不同教育阶段需求的师资培养、培训体系,补齐师资数量和学科短板。创新教师管理模式,探索试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区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完善教师、校长定期交流制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书育人水平。完善教育财政经费投入和管理机制,落实各级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建立与财力状况、办学需求联动的增长机制。推广“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第五节 完善终身学习体系

  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完善注册学习和弹性学习制度。整合教育信息化资源,完善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和终身学习账号体系。推进高水平大学开放教育资源,支持整合利用学校设施与教育资源开展继续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形成全民积极向学、随时随地可学的制度环境。

  专栏22 教育发展重大工程

  1.学前教育扩容提质工程

  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1所,到2025年实现普惠性幼儿园占比85%以上。

  2.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程

  新(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12所、初中5所,九年制学校2所,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到2025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

  3.普通高中普及攻坚工程

  到2025年新(改、扩)建普通高中学校2所,并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设备及标准跑道运动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以上。

  4.职业教育提升工程

  推进职教园区职业学校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

  5.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

  打造“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深度应用的高端智慧校园示范区、区域化信息化师资基地,到2025年,全区中小学(不含村小、教学点)“智慧(数字)校园”达标率100%,中小学实现“三个课堂”常态化应用。

  第三章 加快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和能级提升为重点,大力推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引入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着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服务品质和服务效率,加快推进健康经开区建设。

  第一节 健全医药卫生体系

  全面推进卫生服务项目建设,完善卫生健康服务设施。建立健全卫生健康人才培养与成长保障机制,拓宽人才引进思路和渠道,积极吸引一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推进疾控能力建设,提升疾病监测、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能力。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加强临床医生、护士、乡村医生等人员培训。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区(中医科)的建设,开展中医特色诊疗,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中医药特色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用价值。

  第二节 提升卫生健康发展能力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成果,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卫生健康领域改革,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及相适应医保政策,认真执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和城乡贫困人口健康扶贫政策,落实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严惩非法行医等违法行为,规范医疗市场秩序,保障群众健康权益。深入实施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稳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第三节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实施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医疗服务能力补短板工程,积极创建“家门口的健康驿站”。加快公共卫生、心脑血管、妇女儿童等薄弱环节能力建设,补齐急需紧缺人才短板,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强与全国、省、市重点医疗机构的区域合作,充分发挥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黄金院区等优质医疗资源优势,继续推动各乡镇基层医疗机构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开展深度合作。持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制机制,提升全区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专栏23 卫生健康重大工程

  1.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程

  推进区人民医院、区第二人民医院(湖边卫生院)、区第三人民医院(科技城医院)等综合性医院建设,创建区域医疗中心,打造若干个市级领先学科。

  2.区域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新(改、扩)建2所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建设一所标准化的村卫生室。到2025年,每千人口(户籍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6.1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3.76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4.3人。

  第四章 提升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水平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区级文化艺术中心,建强用好区融媒体中心,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建设文化产业数字化中心。

  第一节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全民健身工程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全民健身工程,推进文体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紧密结合,加强文化企业孵化器、公共服务平台、众创空间建设,支持文化产业领域创新创业。挖掘文化资源,打造郭大力故居等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泛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统筹推进全民健身场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社会体育场所设施建设和学校场馆开放共享,提高健身步道、骑行道、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便民健身场所覆盖面,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运动员队伍建设,广泛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

  第二节 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

  探索建设“数字图书馆”“网上图书馆”“网上美术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远程指导”等覆盖全区的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多渠道向基层配送文化资源,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壮大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娱乐产业,加快文娱演出、艺术展览等传统业态线上线下融合。实施“文化+”工程,促进文化与科技、互联网、旅游、体育等深度融合,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打造文创孵化、交易、展示等专业平台,推进文化交易平台建设及整合。

  第三节 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加强网络信息管控,牢牢守住意识形态安全底线。建立安全稳定的数据处理平台,完善重要数据、文件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灾备恢复机制,为信息系统运行提供安全、高效、稳定的基础保障。加强对各类新闻媒体等舆论阵地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发布机制和政策解读机制,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建强用好区融媒体中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红色文化基因。加强对各类演艺场所、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等文化传播阵地建设和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支持“学习强国”平台建设,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建设学习型社会。

  第四节 大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广泛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加强青少年科学兴趣引导和培养,形成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大力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专栏24 文化体育重大工程

  1.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工程

  高标准建设区级文化艺术中心,建设游泳馆、羽毛球馆、青少年宫、文化馆、艺术剧场等场馆以及配套设施。

  2.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工程

  到2025年,建成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83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3.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工程

  统筹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推动中恒体育公园、紫荆体育公园建设,加快大坪明德小学体育馆、金岭学校体育馆建设,打造1个体育健身示范点。

  第五章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建成覆盖全区、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第一节 优化社会救助和慈善制度

  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编密织牢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安全网。深入推进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救助标准科学动态调整机制和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强化特困人员护理。建立健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完善困难群众认定办法和退出机制,保障支出型贫困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

  统筹推进慈善事业、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适度提高社会救助标准,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引导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开展社会救济、社会互助和志愿服务活动,探索开展“时间银行”等志愿活动。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健全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第二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面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强化老年人权益保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城市10分钟、农村20分钟”养老服务圈。实施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工程,补齐农村养老基础设施短板,打造农村养老服务新模式。加强生育全程优质服务和普惠托育服务,深化新时代人口生育宣传和舆论引导,引导生育水平提升并稳定在合理区间。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支持公办幼儿园率先发展托幼一体化服务,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加快儿童福利事业发展,提升儿童福利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第三节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租售补改”四位一体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深入实施住有宜居战略,着力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住有优居”转变。坚持“房住不炒”,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返迁房建设和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推进人才公寓建设,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住房需求。积极推动住宅用地布局与城市产业发展相结合,推动职住平衡布局。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安置规划建设租赁住房。推进惠民绿色文明殡葬改革,建立健全殡葬设施建设管理长效机制。

  第四节 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

  健全退役军人事务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深入推进尊崇工作法,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深化退役军人安置制度改革,加大教育培训和就业扶持力度,拓展就业领域,提升就业安置质量。扎实做好退役军人优抚安置、困难帮扶等工作,建立健全新型待遇保障体系,完善落实优待政策,合理提高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待遇标准,做好随调配偶子女工作安排、落户和教育等工作,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

  专栏25 社会保障重大工程

  1.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到2025年,建成6所综合性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农村敬老院实现改造提升。

  2.保障性安居工程

  到2025年,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含返迁房)17800套,人才住房3198套,改造老旧小区12个。

  第十篇 推进平安经开区建设

  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全面推进平安经开区建设。

  第一章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五治融合”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第一节 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

  加强对基层各类组织的领导,积极培育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共利益、基层民主和社会自治功能的社会组织,推动基层各类组织广泛发扬民主,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提高工作透明度,引导和规范基层各类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加强权力监督,对城乡社区中担负管理职责的机构和人员加强监督,调动居民参与监督的积极性,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推进城乡社区管理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妥善处理好各种不同意见和利益关系,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第二节 优化社会治理格局

  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强化全周期管理,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治理平台。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加快向基层放权赋能,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政策下倾,健全城乡治理和服务体系,减轻基层负担。加强基层组织(或工作队伍)建设,提升基层组织的自治水平,拓宽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渠道,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的有机结合。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智慧”手段,提高社会治理的预见性、精细度、精准度,提升社会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和平安志愿者行动。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 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正确处理好维稳与维权、打击与保护、从严与从宽、公正与效率、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提高社会矛盾综合治理能力,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编织全方位、立体化、智能化社会安全网。

  第一节 筑牢安全发展底线

  始终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放在首位,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完善重点领域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和专项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推进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着力化解政府债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强化城市风险“全周期”管理,落实人民防空防护要求,保障城市隐蔽工程和生命线系统的可靠性。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信、网络、金融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强化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坚决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

  第二节 加强矛盾预防疏导

  探索建立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机制,扎实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土化实践。创新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理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完善各类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矛盾纠纷化解“以奖代补”机制,有效提高基层人民调解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节 切实保障公共安全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执法,落实安全生产权力和责任清单,强化安全生产事中事后监管,推动生产经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坚决防止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行业领域较大事故发生。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灭火责任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高效扑救、安全第一”的方针,遵守“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扎实做好防火巡查、火源管控,防灭火设施建设、火灾隐患排查措施,推进森林防火灭火工作落到实处。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应急管理基础数据库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强化突发事件的信息报送、预警预报,持续完善事故应急救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确保科学及时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贯彻落实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和安全监管制度,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

  第四节 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

  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有效防止“民转刑”案件发生。强化社会心理风险预警与处理机制,提高心理危机干预和疏导能力。将心理健康服务的宣传引导与媒体的传播结合起来,通过开设公益类专题栏目等形式,营造友好互信、积极进取的社会氛围。大力借助新的技术手段,开通互联网咨询平台,提供免费的危机介入和群众心理救援服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大批实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社会心理救助应用型人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吸收来自学校、医疗机构、心理咨询机构的专业人才作为志愿者,不断优化志愿者的进入、考核、奖惩与退出机制。

  第五节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升级版,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深入推进基层综治中心实体化和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加强智慧平安小区和智能安防建设。加强村(社区)警务室建设,实现“一村(社区)一警(辅警)”全覆盖;建立动态化、信息化人口管理模式,加强实有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强力推进全民反诈宣传工作,提高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和防骗能力。推进扫黑除恶长效常治,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专栏26 公共安全重大工程

  1.社会治安防控工程

  深入推进“雪亮工程”“智安小区”建设,加强城乡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

  2.应急管理建设工程

  到2025年,建成区级应急指挥中心,建成区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

  第三章 深入推进依法治区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动全面依法治区。

  第一节 提升执法司法水平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等市场经济秩序领域、交通安全和“两抢一盗”等社会治安领域、乡村振兴和食品药品等民生领域、环境污染和破坏等生态环境领域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动执法力量下基层。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落实党委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构建开放、动态、透明的阳光司法机制和接受监督机制。严格执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第二节 加强法律实施监督

  完善党对执法司法工作的领导监督机制,发挥好各级党委、纪检监察组织、党委政法委、政法单位党组(党委)的主体作用,坚决排除各种非法干预。完善重大政策、重大决策的程序制度,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强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在依照法律规定和遵循司法规律的前提下,全面推进立案、庭审、执行等各方面的司法公开,构建面向社会公众的司法公开信息平台。深入开展政法系统“法院开放日”、旁听庭审等活动,深入运用“三个规定”及其管理平台,完善司法监督机制,拓展司法公开的范围和途径,切实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广泛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和司法救助体系,深化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夯实依法治区群众基础。

  第十一篇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坚定不移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和省委若干措施,推动各级党组织自觉同党中央要求对标对表,把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到“十四五”规划实施全过程各方面,为打造“一极两地四中心”,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国家级经开区提供坚强保证。

  第一章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切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

  第一节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每月学习日”和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巡听指导等制度,进一步推动各级党(工)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定不移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第二节 全面建强基层组织战斗堡垒

  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抓好《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工作机关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和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的落实,持续巩固基层党建“三化”成效。全面加强各领域党组织建设,常态化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排查整顿,一体推进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战斗堡垒作用。

  第三节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注重培养使用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重落实、作风正的领导干部,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完善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和容错纠错、澄清正名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红黑榜、工作通报、工作约谈、干部管理、标兵能手等长效机制。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动态调整主办(专技、岗聘)层次,推动干部“能上e能下”,激发干部热情。提升干部管理规范化水平,落实区管干部日常管理监督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第四节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夯实党管武装的组织体系,深化双拥共建、国防教育等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加大经济社会建设贯彻军事需求的力度,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群众自治机制,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水平。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敢为先锋。

  第五节 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整治“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推进基层减负常态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第二章 确保规划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编制全区“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要坚决贯彻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落实《中共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关于制定区“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确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点举措,充分发挥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履行职责,举全区之力、集全民之智,为加快“一极两地四中心”建设,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赣州经开区新篇章提供坚实保障。

  专栏27 “十四五”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共8个)

  赣州综合保税区产业发展规划、区工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区数字经济和区块链发展规划、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区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区金融业发展规划、区乡村振兴发展规划。

  第一节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切实加强规划管理,健全规划实施工作协同和监测评估机制,确保规划落到实处。强化规划战略引领和刚性约束作用,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以及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开放举措,要明确责任主体、实施进度要求,并纳入各地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确保如期完成。加强规划实施情况动态检测,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和末期全面评估,根据形势变化和发展需要,适时对规划进行修订调整。发挥审计机关推动落实的作用。

  第二节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切实加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统筹协调,注重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的衔接配套;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对纳入本规划的的重大工程项目,要简化审批核准程序,优先保障规划选址、土地供应和资金安排。重大生产力布局和土地、人口环境、社会等公共政策的制定,应当服从和服务于发展规划,确保形成政策合力。

  第三节 广泛动员社会参与

  要注重激发全区人民参与规划实施,建设美好家园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参与规划实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汇聚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形成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区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促发展,凝心聚力抓落实,锐意进取、奋力拼搏,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为加快一流国家级经开区建设,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而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三五

十四五 规划

提示声明:1、文内所含的所有设计效果图仅供参考,规划/外形/数据最终以实际或政府批文为准;2、本站部分资讯内容可能转载自互联网或其他媒体,转载的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或观点,同时本站亦不对其内容的来源作进一步追溯。本站对转载资讯的作者及媒体表示感谢,如转载的资讯内容侵犯了来源媒体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