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赣州房产网 » 资讯中心 » 赣州房产资讯 » 楼盘动态 » 正文

赣县区在五区一体化进程中如何展现新作为?

发布更新时间:2021-12-14 浏览次数:0 文章来源:项目供稿 手机阅览本文

导读 / 摘要 News Description
赣县区作为最“年轻”的市辖区,在五区一体化进程中如何展现新作为?

  中心城区是赣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赣粤闽湘四省通衢区域中心城市的核心引擎。推进中心城区五区一体化发展,扶持做大总量、做强产业、做优功能、做实平台、做好示范,不断增强中心城区聚集力、引领力、辐射力、带动力和吸引力,对赣州市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造江西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日前,市政府印发了《赣州市中心城区五区一体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是指导中心城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五区一体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12月6日市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部门对规划进行了解读并回答记者问

  据介绍,规划编制总体可以归纳为

  统筹协调三个“关系”、

  突出四个“一盘棋”、

  聚焦五个“一体化”、

  协同做强六个“区域性中心”

  三个“关系”

  即统筹协调“统与分”“建与管”“当前与长远”三个关系;

  四个“一盘棋”

  即突出规划建设、体制机制、项目布局、城市管理四个“一盘棋”;

  五个“一体化”

  即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技创新联动升级、重点产业协同发展、公共服务普惠均衡、生态环境共治共享五个一体化;

  六个“区域性中心”

  即协同做强省域金融次中心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文化旅游中心、教育中心、医疗养老中心、科研创新中心六个区域性中心。

  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图

  “十四五”时期五区一体化发展总体要求、发展目标来了

  “十四五”时期,通过一体化发展实现中心城区内生发展动力显著增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基础更加稳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进一步彰显。五区一体化发展格局更加清晰,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经济密度加快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城市首位度显著提高,“六个区域性中心”职能不断增强;分工协作更加紧密,产业生态更加完善,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加强;日常通勤更加便利、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衡,人民群众能够分享更多的发展红利;山水交织的生态优势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优势得到充分彰显,城市宜居性和品牌效应显著增强;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一体化治理体系和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初步实现。

  展望二〇三五年,城市一体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建设有序展开,五区全面实现错位发展、重大平台优势互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民生福利优质共享、体制机制长效协同,赣州跨入I型大城市行列,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更加稳固。

  围绕五区一体化发展

  规划设置了七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下面跟小编一起滑动查看

  ↓↓↓

  一是“共谋五区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在中心城区层面,坚持顺应自然、随形就势,构建组团发展空间格局;以重大双向开放平台与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为两极,构建双极引领产业格局;夯实山水特色本底,构建山环水绕生态格局。有序推进五区交界板块融合发展,重点对老三江口板块、新三江口板块、赣粤产业园(南康片区)板块、深赣港产城特别合作区板块四大毗邻交界地区制定融合发展策略。

  二是“共筑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坚持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导性工程来抓,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深度融入国家和区域交通大格局。重点加快“四横六纵”的快速路和跨区主干道建设,保障每个功能区、重要组团、交通枢纽之间至少有2条快速路连接,促进五区交通从“互联互通”到“直连直通”,打造中心城区“半小时”通勤圈。建设立体公共交通出行体系,完善“快(干)—普—支—微”公交线网,补齐公共交通设施短板。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水平,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构建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区域性科研创新中心,构建“1+1+4+X”多层次产业创新平台。充分发挥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等国家级平台引领作用,激活中心城区各区的创新和产业升级潜力。推动产业链跨区合作,围绕“1+5+N”产业发展战略,明确中心城区五区在各产业链中的职责分工。探索双向飞地经济,在发达地区落地赣南“科创飞地”,在赣州建设跨区合作型“产业飞地”,“带土移植”沿海先进经验。建设城市创新生态圈,构建产、学、研、居一体化创新生态体系。

  四是“协同打造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打造陆港开放平台引擎,提升赣州国际陆港对全市产业集群的带动作用。推动赣粤产业对接合作,分类分区精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资源,全面推广复制大湾区改革创新经验。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构建“一核引领·双轮驱动·多点支撑”的物流枢纽设施体系。推进港产城联动发展,将深赣港产城特别合作区、赣州西站、黄金机场打造成为枢纽、产业和城市联动发展的典范。建设省域金融次中心,合力探索跨境金融创新服务。统筹建设物流金融体系,分类建设特色金融集聚区。

  五是“共建共享优质城市生活圈”。建设区域性教育中心,着力夯实基础教育、全面提升高中教育水平、打造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高等教育开放发展水平。建设区域性医疗养老中心,着力补足五区三级综合医院短板、提升区域性医疗服务水平、优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着力提升区域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提升文化设施利用效率、加强便民体育设施建设。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建设城市核心商业中心,推动区域商业中心差异化发展。

  六是“共塑滨江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把中心城区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精致精美、人见人爱”的高品质滨江生态宜居城市。统筹推进“三水”共治,加强水生态修复、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加强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建设百里滨江生态绿廊,构建滨江公园体系,加强重要生态节点建设。塑造高品质城市风貌,提升重点地区风貌品质。

  七是“健全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理顺市区财权事权,合理划分市、区两级事权与财权,建立重大项目规建管一体化和定期调度机制,做好国家级开发区放权赋能工作。加强土地要素保障,优先保障中心城区用地需求,稳定产业用地“基本盘”,建立健全统一的征拆安置政策,探索弹性的城市开发模式,完善增存联动、利益共享的土地开发模式。推进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主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优化城市建设项目融资结构,完善城市运营模式。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提升城乡环境质量,建设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

  问

  赣县区作为最“年轻”的市辖区,在五区一体化进程中如何展现新作为?

  近年来,赣县区积极策应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各项民生设施不断改善。赣县区将紧扣五区一体化发展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站在赣州发展赣县,立足赣县融入赣州,着力建设“中国稀金谷、生态客家城、活力新赣县”,在五区一体化进程中展现更大作为。一是坚持创新引领,在建设区域科创中心上勇争先。充分发挥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和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作用,着力深化产学研“院地合作”,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稀土钨新材料创新中心,充分利用好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平台优势,努力建设全国知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稀金谷”,从而带动五区产业创新升级。二是弘扬客家文化,在传统文化传承上求突破。深入挖掘客家文化内涵,建设全国有影响的生态客家城,唱响“千年赣县·客家摇篮”文旅品牌,让赣南客家文化与时代的步伐一起前进,闪耀出更加灿烂的光辉。三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在推进“五区一体化”建设上走前列。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实施“决战三年、畅通赣县”道路提升专项行动,加快与中心城区路网有机融合,加强与中心城区的交通联系。在民生领域,赣县区的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将与老城区逐步接轨,深度融合,最终实现同城同质。在城市建设上,规划建设城北未来教育城、城东未来生态城、义源未来健康城,有序拉开城市框架,加速聚集人气商气,着力补足生活性服务业设施短板,打造“生态客家城、美丽新赣县”。赣县区是赣州最古老的县城,也是最“年轻”的市辖区,未来将继续致力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其他城区一起为赣州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项目区位图

  


  项目鸟瞰图

  


  # 源盛城市公元 #

  建筑面积约89-139㎡灵动户型

  火热登记中 恭迎品鉴

  VIP Line:0797-8286 999

  营销中心地址:赣县区赣新大道与燕塘北路交汇处(赣县区第二中学南侧)

  


  


  VIP Line:0797-8286 999

  营销中心地址:赣县区赣新大道与燕塘北路交汇处(赣县区第二中学南侧)

  1、意向规划图最终以政府批准的详细规划公示为准。

  2、文中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因编辑需要,文字图片间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我方将立即予以删除。

  3、本宣传资料中对项目周边交通和环境的描述仅为提供相关信息,非属于公司用地范围及可控范围,所有信息均具有不确定性,具体以政府最终审核通过的规划文件及实际呈现为准,本宣传广告不视为开发商要约或要约邀请。

  4、本宣传资料所涉及宣传内容,仅作为项目宣传推广使用,不在任何意义上构成开发商的承诺与要约,具体以政府部门审定的规划设计文件及《商品房买卖合同》的约定为准。

  5、本资料发布时间为2021年12月,本公司将保留对宣传资料修改的权利,如有变更请以最新资料为准,敬请留意。


责任编辑:红小豆

提示声明:1、文内所含的所有设计效果图仅供参考,规划/外形/数据最终以实际或政府批文为准;2、本站部分资讯内容可能转载自互联网或其他媒体,转载的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或观点,同时本站亦不对其内容的来源作进一步追溯。本站对转载资讯的作者及媒体表示感谢,如转载的资讯内容侵犯了来源媒体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推荐